正文复制

晋中日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3 版综合
产业先行 产村融合 奋力蹚出践行 “ 千万工程” 经验榆次路径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次区委书记 张英杰
“ 千万工程” 是统揽“ 三农” 工作的主抓手、是破解基层难题的“ 金钥匙”。榆次区始终牢牢抓在手上,区级自上而下领题调研,基层自下而上探索谋划。
一、精准定位、谋篇布局
榆次紧邻大太原、地处主城区、坐拥大学城,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优势在特色产业、短板在农村环境、重点在基层治理,必须扬优势、补短板、夯基础,在“ 千万工程” 中走在前、干在先、作示范。经过审慎分析,形成了“ 产业先行、产村融合,共建共治、全榆和美” 创建思路和“ 1344” 行动计划。
“ 1” 就是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这一ZZ责任。以实施总投资 3.48 亿元的 5 个大型农田水利项目为抓手,全面释放生产力,守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红线。今年粮食要稳定在 40.41 万亩、3.19 亿斤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 5%、一产固投增长 15%,农民收入增长 5.5%,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上 20 万、40%破百万。
“ 3” 就是抓好“ 三类村” 创建。精品示范村要精益求精,围绕东线示范廊带、西线国省干道两条线路,每年 10 个、三年打造 30 个以上精品示范村。今年东线沿示范廊带重点打造两个后沟、西郝、西墕、大伽南、北蔺郊 6 个示范村,沿线的什贴、北胡、下峪等村优先作为升级村。西线沿 108、农谷大道,重点打造聂村、秋村、西长寿、车辋 4 个示范村,沿线的演武、内白、东长寿等优先作为升级村。提档升级村要百花齐放,重点围绕 10 个乡政府所在村、8 个大学城周边村、35 个景区承载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开展提档升级,2027 年达到 60%以上。环境整治村要逐步清零,208 个村三年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
“ 4” 就是乡镇层面推行“ 四个一批”。每年提升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园区。重点对现有的采摘、康养等园区,丰富业态,完善功能,打造精品农旅线路。每年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通过整合联建、新建领办等形式,三年总数达到 40 家,保持全市第一。每年扶持选树一批新青农。依托青年农民联合会,引导更多新知识青年人才用新理念、新知识示范引领、联农带农,三年新增 30个。每年发展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落实“ 双融双创”,强化校地合作、科技赋能,推动鱼菜共生、南果北种等“ 三新” 技术示范推广,三年突破百项。
第二个“ 4” 就是区级层面打造“ 四个万亩” 园区(基地)。以清清苹果、三郝农科为龙头,集中连片发展 10 万亩、20 余个品种的种植园、采摘园,形成“ 四季有果、满城飘香” 百果园基地。以恒茂农科为龙头,组建蔬菜企业大联盟,建设 300 亩云仓加工物流园,打造 10 万亩绿色蔬菜产供销集散地;以龙生种业为龙头,做大做强康养源种苗、得天缘种猪等企业,打造万亩本土种质基地;以华顿实业为龙头、联动李坊打造万亩有机旱作示范基地。通过“ 四个万亩”,辐射带动 8 个乡镇、84%的行政村、86%左右的村民,实现产业强镇、兴村、富民。
围绕“ 1344”,榆次区坚持因村施策、形神兼备、留住乡愁的原则,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制
定了 10 个乡镇的行动方案和今年 10 个精品示范村的创建规划,全区共确定了总投资 382 亿元的
179 个项目。
二、聚焦重点、攻坚破题
榆次区对照“ 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 任务,今年重点抓三件大事:
一是扬优势、兴产业。聚焦产加销贯通,实质性推进“ 千亩精深加工产业园” 落地,高标准建设醋、水果、蔬菜 3 个专业镇,打造 20 个千万级单品品牌,壮大 15 条产业链、带动 300 余家
第 1 页 共 2 页
加工企业,三年实现收入翻番,五年达到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联手抖音、央广视讯打造华北首家短视频创作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微短剧创作村落,扩大“ 榆次好吃吃” 品牌影响力。聚焦农文旅融合,高标准打造一批农家乐、民宿小院等,推出一批全季游玩线路,力争全年休闲农业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 20%以上。聚焦农工商互动。发挥奥莱等商业综合体引流聚势功能,街道和乡镇“ 一对一” 结对共建,让农特产品走进社区,引导城市人、大学生走进农村,实现城市与农村“ 双向奔赴”。
二是补短板、优环境。继续用好“ 百个单位、千名干部、万名X员下基层” 的成功经验,集中攻坚“ 四堆十乱”,纵深推进“ 三大革命”。三年新改厕 7000 户,污水治理村达到 50%,环卫一体化覆盖 50%,水质提升全覆盖。推行随手拍、红袖章等监督模式,构建“ 群建群治” 长效机制。
三是夯基础、强治理。发挥“ 一村一民警”“ 一村一大学生” 和全科网格员作用,全域推广X员“ 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 模式,引导年轻干部建功基层。特别是在安全稳定上,继续强化三级联动包保,压实乡镇书记和派出所长责任,推进信访秩序规范提升。
三、强力支撑、对单交账
以“ 四个一” 工作法,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坚持“ 一把手” 主抓。三级书记亲自推动、主抓实抓,包乡领导抓协调、抓进度;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抓产业,确保件件有人管、项项有人抓、事事有人干。坚持“ 一张图” 施工。从 3月开始,所有工作全面铺开,6 月初见成效,9 月全面达标。3 月看续建项目,4 月看环境整治,
5 月看龙头企业,6 月看新建项目,7 月看示范村创建,8 月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月月有重点、月月有措施、月月见成效。坚持“ 一体化” 保障。“ 五个一点”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区财政要拿出 3 亿元、撬动社会资金 10 亿元以上投入“ 三农” 领域,列出 5000 万元以奖代补支持“ 千万工程” 示范项目,资金跟着项目走、成效突出优先补。坚持“ 一把尺” 问效。每个月分类排队、红黑榜通报,年底考核奖惩,赛马亮绩、擂台比拼,对干得好的农村主干进乡镇班子、乡镇主干积极向市委推荐,树牢导向,严明奖惩。
总之,榆次区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以“ 千万工程” 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