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十堰日报/2024 年/3 月/9 日/第 001 版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着力打造“ 一城两地”
——访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
记者 纪枫波
“ 全市持续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大会强调,要敢拼善赢、奋发有为,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以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竹溪将全面落实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实际主动对标、综合施策,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以能力作风之变引领县域发展之变,着力打造鄂渝陕毗邻地区‘ 一城两地’ (节点县城、健康生活目的地、高端生态产品供给地)。” 昨日,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许庆一说,新的一年,竹溪将聚焦重点、突破提升,在笃行实干中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竹
溪实践的硬核实力。
着力壮大产业集群。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构建以文旅康养、绿色食品饮料、医药大健康、清洁能源为主导的“ 四类” 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持续放大武陵不夜城带动效应,接续打造沿河经济带。深耕高端矿泉水产业“ 蓝海”,加快芙丝本土品牌平价水生产线建设。牢牢把握茶、药、漆、菌等资源优势,持续推动茶叶产业一枝独秀、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着力守好一库碧水。深入开展龙王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逐步延伸扩面到 22 条重点支沟综合治理,以小河清保大库净。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创建“ 五无” 乡镇、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收集转运、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做优“ 两山” 云平台,推出更多绿色金融产品,推进碳汇交易、古树名木保护、战略储备林建设等项目,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全国“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
着力夯实发展底盘。落实“ 五抢” 要求,力争全年引进 10 亿元以上项目 4 个、亿元以上项目 90 个,新落地规模项目 80 个。全面提升国企经营管理水平,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5 亿元,力争经营产值达到 60 亿元,资产规模达到 800 亿元。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实行三色管理、赛马比拼,掀起“ 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 热潮。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推行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持续深化政银企保对接,强力打造信用政府,持续开展市场主体“ 评县直部门、评重点股室、评服务窗口” 活动,让竹溪人更爱竹溪,让更多外地人扎根竹溪。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公园城市、旅游城市、开放城市的标准,分片区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 28 个老旧小区改造、城乡污水管网一体化建设、微循环道路建设,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体育馆、城市公厕、便民摊位,让群众亲得近水、看得见山、赏得了城,打造有温情的县城。发挥省际口子县区位优势,深化“ 竹平镇巫” 区域合作,把竹溪打造成鄂渝陕毗邻地区教育、医疗、就业、旅游吸附地。
着力改善生活品质。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接续推进乡村建设“ 六件事”,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确保全年新增就业 5000 人以上。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场馆建设,办好群众性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加强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年群体生活更加温馨。
着力提高治理效能。树立底线思维,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危化品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以及森林防火、防溺水等工作。引导群众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浦江经验”,
第 1 页 共 2 页
用好户户走到、县乡村三级书记周一大接访等有效工作机制,全力守护平安、护航发展。
着力提能力转作风。坚定“ 山区小县也能有大发展” 的信心,树立“ 边远但不边缘” 意识,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强县讲坛、X员干部解放思想“ 江浙行” 活动,一线练兵强作风,转变观念换脑筋,拉高标杆学先进,以干部队伍的强大活力升腾竹溪“ 发展气场”。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