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平日报/2024 年/3 月/13 日/第 001 版
锚定目标
加压奋进 实干笃行 为推动四平全面振兴取得
新突破贡献“ 铁东力量”
——访铁东区委书记王光普
全媒体记者 邵杰
“ 全市经济发展大会是推动四平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委书记王相民的讲话鼓舞士气、催人奋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找准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发展的ZZ担当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铁东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盯目标、紧跟部署、紧抓谋划,以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铁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铁东区委书记王光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推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把强工业摆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围绕“ 四项措施” 抓推进。抓好工业调度。突出 19 户重点企业产值拉动作用,加大与 16 户总部企业沟通力度,推动湖南中烟、君乐宝等企业调优产品结构、增加生产份额,实现生产计划和产能向“ 铁东工厂” 转移。加快“ 智改数转”。大力培育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鼓励支持世宝机械等企业增产扩能、技改提升,推动立白日化、线路器材等企业尽快入选省项目库,力争全年技改投资增长 50%以上。强化企业培育。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双育” 计划,实施“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帮助吉春制药等 3 户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支持弘丞黑豆等 5 户企业入规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班帮企、政策助企行动,争取华凯比克希满工满产,力促盛煊玻璃产值翻番,持续放大“ 一刻钟产需配套圈” 辐射范围。用好用活“ 信易贷”“ 吉企银通” 融资对接平台,严防任性执法、随意执法,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坚持把“ 项目引领” 作为重中之重,围绕“ 四个重点” 抓推进。高效有序推项目。实行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清单管理,全力推进世宝汽车转向系统及关键部件、顺邦大型智能自走式打捆机等42 个项目参加春季集中开工,确保全年开复工5000 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67 个,总投资 349.8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46.71 亿元。立足平台建项目。持续壮大汽车、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加紧推动供销智慧冷链物流、年加工 1500 吨中药材等项目落地,力争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 50%以上,在全省开发区考核评价排名中保持第一方阵。 结合实际谋项目。 瞄准“ 六新产业”“ 四新设施” 重要投向,策划包装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引资项目 20 个以上。紧盯国债项目、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等重大机遇,谋划实施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 5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30 个。全年谋划推进百亿级项目 2 个、十亿级项目 20 个、亿元以上项目 120 个。多点发力引项目。高质量开展“ 走出去”“ 请进来” 活动,对接华润集团、东方园林、浙江世宝等目标企业,跟进嗨购英城未来文化产业园、经济开发区三产融合示范、汽车转向系统及关键部件建设等洽谈合作项目。围绕汽车及零配件、医药食品、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优势资源靶向发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 30%。
推动乡村振兴成势见效。坚持把“ 乡村振兴” 作为优先战略,围绕“ 三个层面” 抓推进。促进农业强。深化黑土地保护利用,推广“ 一穴双株” 种植模式,加快建成叶赫旱改水万亩水稻示范区项目。依托万邦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和中储粮,研究发展订单式特色蔬菜种植。推进铁东区肉牛现代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打造耿老村聂家沟梅花鹿养殖示范村,积极申报“ 四平梅花鹿” 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农村美。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落实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努力把 14 个“ 千村美丽” 村和 4 个“ 百村示范” 村建成省级“ 标杆村”。精心打造“ 四杨”“ 叶马” 公路绿色
第 1 页 共 2 页
长廊,计划实施绿化美化 43.37 公里。促进农民富。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 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动叶赫“ 味稻”、叶赫红果等农产品线上销售。深化“ 数字乡村” 工作,推广小塔子智慧农业发展“ 铁东模式” ,尽快在所有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突出位置,围绕“ 两个方面” 抓推进。发展壮大全域旅游。全力打造“ 山叶石” 旅游经济带,依托“ 冰雪+避暑” 一年两个旺季,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培育特色民宿、农耕体验、研学培训、体育休闲等旅游产品,打造魅力“ 稻东” 水稻体验主题乐园、卧龙泉屯农村休闲旅游景区,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实现 3 亿元左右。持续挖掘消费潜力。激发万达、欧亚等商圈活力,引导域内大型商超开展促销活动,组织惠民车展等优惠活动,依托植物园、三马路策划实施夜间经济系列活动。培养文旅主播、农业主播,加大农产品网上直销力度。
推动民生改善可观可感。坚持把“ 人民满意” 作为奋斗目标,围绕“ 三大任务” 抓推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 一老一小” 关怀保障,推进实施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落实好我市出台的贯通生育、养育、教育的三孩鼓励支持政策。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规划完成 8 所学校“ 薄改能力提升” 项目,深化集团化办学。完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一体化的基础医疗服务体系。精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载体,办好“ 百姓大舞台” 系列活动。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