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4 年/3 月/22 日/第 003 版要闻
聚焦民之所盼 让“ 民生愿景” 变为“ 幸福实景”
——访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杨斌
本报记者 张雯
记者:曲靖市如何为“ 一老一小” 托起稳稳的保障?
杨斌:曲靖是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做好“ 一老一小” 关爱服务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曲靖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把“ 一老一小” 关爱服务作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务实精准有效推进,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托起了老人和孩子稳稳的幸福。聚焦重点人群、做好精准服务,对全市所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全覆盖摸排建档,实行分片包干、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建立健全帮扶评估、风险防控机制,推动“ 一老一小” 问题及时监测、及时预警、及时帮扶。聚焦群众关切、做好普惠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婴幼儿入托需求增大趋势,着力补齐“ 一老一幼” 服务短板,全市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 92.9%、96%,全面推广“ 老年幸福餐桌”,年服务 60 岁以上老年人 200 万人次以上。聚焦治根治本、做好就业服务,坚持高质量的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两手抓,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乡村旅游等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助推精准就业,2024 年市内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124.76 万人,引导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 两不误”。
记者:让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样样好”,曲靖市有哪些可喜的变化?
杨斌:曲靖市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大力弘扬和践行“ 四下基层” 优良传统,扎实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和政策宣传进经营主体、政策服务进经营主体、政策兑现进经营主体“ 四万三进” 活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省学习弘扬“ 四下基层” 优良传统“ 五级书记” 为民办事解难题现场会在曲靖召开。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 四个轮子” 一起转,打好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 组合拳”,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 2020 年的 10087 元提高到 2023 年的 14565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4793 元增长到 18896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38657 元增长到 45051 元,白雾村X组织抓产业促增收经验全省推广。教育金字招牌持续擦亮,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曲靖建设全省教育次中心机遇,坚持“ 五级书记抓教育、X政同责办教育”,教育综合发展系数测评连续两年排全省第 1 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9.96%,高中教育持续高位稳定,涌现出曲靖一中、会泽茚旺高中、宣威六中等一批名校,“ 会泽教育” 现象全国关注。健康曲靖名片更加靓丽,高标准打造“ 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医院”,加速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创建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 24 个,基本医保参保率连续稳定在 95%以上。城乡面貌实现美丽“ 蝶变”,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新增绿化面积 1145 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 97%以上,全覆盖开展 14515 个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星级创评,打响“ 清凉曲靖· 避暑天堂” 品牌,2023 年迎来近 200 万人次游客到曲靖避暑。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化抓X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构建“ 三化一平台” 基层治理体系,统筹抓好普法强基补短板、矛盾纠纷化解、构建“ 大信访” 工作格局等重点工作,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记者:怎样让“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杨斌: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曲靖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深入实施推进保障改善民生走在前列三年行动,以百姓心为心,持续在群众就医、饮
第 1 页 共 2 页
水安全、人居环境、群众出行、文旅融合、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就业、社会福利事业、弱势群体扶助等方面精准铺排项目,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实事,实实在在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曲靖生动展现、完美诠释。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