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阳日报/2024 年/3 月/27 日/第 002 版要闻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贵阳贵安坚定不移实施“ 人才兴市” 战略综述
刘光洪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薇
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聚则事业兴。
一直以来,贵阳贵安紧紧围绕“ 人才兴市” 战略,全力打造“ 筑才” 品牌、实施人才行动、搭建人才平台、优化人才政策、健全人才机制,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不断夯实“ 强省会” 的智力支撑。
据统计,贵阳贵安现有人才总量达到 138.16 万人,年均新增人才 10 万人以上。去年新增产业人才 6.26 万人,新增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创新高,达 12.07 万人,其中,省外高校毕业生来筑人数较 2022 年翻一番。
精准引才为行业发展添动力
加大引才力度、拓宽引才渠道,是构筑人才新高地的重要方面。
今年 3 月底, 贵阳贵安专项赴外引才活动启动, 拟招聘人数近 700 人。 这是贵阳贵安抢抓 “ 金三银四” 招聘黄金期,紧紧围绕“ 强省会” 行动,积极搭建引才聚才平台,大力引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奋力推进“ 人才大汇聚” 的有力举措。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赴外引才活动是“ 靶向引才”,共分为医科类专场与国企专场,通过开展更精准、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 小而精、专而优” 的专项引聘活动,充分提高引才聚才效率,让贵阳贵安和各类人才实现高效的“ 双向奔赴”。
此次赴外引才邀请了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等 33 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到各大高校“ 招兵买马”,提供了涵盖医学类、大数据、制造、水利水电、商贸等多个领域的优质就业岗位 216 个。
此前, 相关部门就通过摸清招聘单位人才需求, 结合各大高校优势以及高校毕业生培养情况,针对各类人群,精准定制校招路线,锁定国内 6 所知名高校作为重点引才目标。
“ 目前,专项引才活动相关人才需求信息已汇编成册,形成《2024 年贵阳贵安专项赴外引才活动人才需求白皮书》 。我们还将大力宣传推介贵阳贵安人才发展成果及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筑留筑。” 贵阳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海说。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斌曾说: “ 公司一直把优质人才的引进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任务来抓,去年引进了 19 名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激活公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这池‘ 春水’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3 年,贵阳贵安聚焦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深入实施“ 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 黔归人才计划”“ 重点人才倍增计划” 等。依托人博会、数博会等活动平台,构建完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招引体系,引进各类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 3112 人。在第十一届贵州人博会上,共 1349 家单位发布引才需求 2.28 万个,收到意向简历 29.2 万人次,其中硕士以上人才占 48%。同时,组织重点企业赴中南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等省外高校开展线下引才活动,累计达成意向 3818 人,其中博士 43 人,硕士 1125 人。
政策红利吸引人才大汇集
政策红利,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吸引人才汇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贵阳贵
第 1 页 共 3 页
安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了吸引人才长期扎根,贵阳贵安用心施策,用情留才,聚焦“ 卡、钱、户、房、岗”,不断升级人才政策,如修订印发 8 个实施细则,对人才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建立人才信息核验、市区两级人才经费结算机制,缩短兑现周期。2023 年,兑现人才奖补资金 2200 余万元,惠及人才3618 人。
在“ 卡” 方面,围绕X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 筑才卡” 分类认定标准,构建涵盖多行业、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认定体系。已累计发放筑才卡(高层次人才)1655 张,发放筑才卡(青年人才)24 万张。
在“ 钱” 方面,企业引进符合条件的产业人才,最高给予企业 7.2 万元/人薪酬补贴。完善平台奖补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 500 万元支持;对新获批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别按 100 万元、50 万元给予资助;对新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给予最高 80 万元、50 万元补助。完善人才奖补政策,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给予 15 万元购房补贴、最高 6 万元生活津贴;重点企业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最高 36 万元生活津贴;对引进到重点企业并落户的产业人才,发放最高 6 万元安家费。
在“ 户” 方面,实行落户政策最宽松、落户流程最方便、落户时限最快捷“ 三最” 户籍政策。抢抓贵阳作为户籍业务“ 网上办” 全省唯一试点城市的契机,实现 63 项高频户籍业务通过手机、电脑端“ 一网通办”。2023 年,新增常住人口 21 万人,常住人口总数达到 652 万人。
在“ 房” 方面,重点在产业集聚区、成熟消费区、交通便利区配套人才住房,多渠道满足人才住房需求,累计筹集投运人才房项目 67 个、1.7 万套(间),市场可购优惠房源 1.1 万套,市场化租赁房源 3.5 万套。同时,毕业三年内留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每月 200 元至 800 元标准领取租房补贴。对在筑首次购房的人才发放 1 万元至 100 万元购房补贴,人才购房最高可享受备案价下浮 10%优惠,加大配售型保障住房供给。
在“ 岗” 方面,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教育医疗等人才急缺领域开发岗位,合理释放机关事业单位用编数额,加大“ 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乡村医生、社区工作者等项目实施力度,每年提供各类公共岗位 5000 个。同时,落实稳岗拓岗政策,引导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效好的企业给予最高 10 万元奖励。
贵阳贵安坚持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为各类人才提供“ 保姆式” 服务。2023 年,受理咨询、办理人才服务事项 1.1 万件,50 余名高层次人才及其直系亲属通过绿色通道就医,为 952 名人才、216 名市级专家提供体检服务。
开展人才行动扩大人才总量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为聚天下英才,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贵阳贵安搭建平台,大力开展人才行动。
瞄准在黔高校毕业生、省外高校黔籍毕业生及与贵阳贵安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省外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深化市领导包保机制,强化跟踪问效,精准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贵阳贵安就业创业。
送岗位。2023 年以来,累计征集岗位 19.18 万个,结合毕业生学历、专业、薪酬水平等情况,通过贵阳人才网、“ 筑人才” App 精准匹配推送。同时,在各高校、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和线上平台开展各类招聘、宣介活动 627 场,用人单位参与 2.88 万次,提供就业岗位 69 万个(次) 。
送政策。提前启动 2024 届毕业生留筑宣传工作,利用开学季组织开展“ 政策服务进校园”活动,到各在筑高校至少举办 1 场留筑政策推介会。借助校园招聘活动,高校包保联系机制等,多渠道宣传政策服务等。
送服务。扎实开展就业服务“ 六进校园” 活动,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落实“ 131”服务,点对点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2023 年,新增留(来)筑高校毕业生 11.24 万人。
为不断升级打造人才工作运行和服务平台,贵阳贵安充分发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功能优势,
第 2 页 共 3 页
建好“ 强人才” 工作驾驶舱、指挥舱。聚焦联动合力、联动重点、联动环节、联动实效,打造“ 四城” 联动平台。建强中国贵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北京外企、智联招聘、国投人力、广州猎聘等 4 家省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目前“ 一园三区” 已入驻机构 87 家,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491.26 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 65.09 万个。
今年,贵阳贵安将制定印发加强X管人才工作机制相关实施办法,进一步压实各级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单位、领导干部和用人单位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统筹协调、调度督办、考核评价、宣传发动、经费管理等制度。以“ 筑人才· 强省会” 品牌为依托,进一步增强引才活动质效,紧扣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育精准度,用好编制外引才、省级重点人才“ 蓄水池”、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支持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聚焦省内高校毕业生,为 75 所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聚焦省外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黔籍、贵阳贵安籍毕业生,定向、定期联系并举办赴外引才活动。
围绕“ 卡、钱、户、房、岗”,持续升级打造“ 强省会” 人才政策,建立“ 筑才卡” 政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人才留筑成长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等。
“ 今年,将围绕‘ 引、育、用、留’ 促进人才大汇聚,力争新增人才总量 10 万人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留筑 13 万人,培养各行业人才 1.5 万人,为‘ 强省会’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贵阳市人社局X委书记、局长邓辉说。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