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4 年/4 月/15 日/第 004 版要闻
聚力打造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宁波市江北区委书记 张国锋
全省“ 新春第一会” 吹响了全面加强“ 三支队伍” 建设的奋进号角。江北区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工商相宜,实体兴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践行“ 大人才观”,坚持把育强技能人才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激活扩中潜力群的关键一招,链式构建“ 政府重技、企业崇技、员工学技” 协同机制,推动形成了“ 员工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富” 多赢局面。
政府重技引领潮头。以宁波市唯一的市区共建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推出支持技能人才发展“ 江北 13 条”,打好育才护才敬才“ 组合拳”。比如,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 工业五十强”“ 服务业百强” 等涉企评价范畴,基本赋分不低于 3%,正向激励导向更加鲜明。
企业崇技尝到甜头。员工有技、发展有戏,辖区企业纷纷推出“ 以技提薪” 激励方案,七成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技薪挂钩。比如,金田铜业对取得技师等级证书的员工每月最高可增加收入 1500 元,年投入超 1000 万元,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浙派工匠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爱柯迪实施股权激励后,约有 10%员工持股,占公司股本总和的 8.11%。可喜的是,企业崇技是一场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去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 12.7%。
员工学技大有奔头。如今,在江北,践行工匠精神、赋能增技增收蔚然成风。过去三年,全区累计有 10 万人次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 万人次通过以赛代评获证,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排名宁波市第二位。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相继创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坊 53 家,450 余人获得各级工匠、“ 首席工人” 和“ 技术能手” 称号。
技能人才作为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不可或缺的劳动要素,是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