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4 月/9 日/第 004 版基层
科技赋能田长制 提升治理现代化
陕西省三原县委书记 赵俊强
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陕西省三原县以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为契机,以科技创新引领国土空间治理,探索实践并积极搭建“ 智慧耕保时空大数据监管平台” ,构筑“ 人防+技防”“ 田长+执法” 管理新模式,实现自然资源领域全覆盖、智能化监管全过程和标准化执法全链条,完成了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双重职责任务,不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三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新时代耕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构建耕保智慧化监管新平台
三原县素有关中“ 白菜心”、陕西“ 粮仓” 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粮果畜菜主产区、高产区、
优产区。然而,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最大的ZZ责任。多年来,由于监管手段不足、群众缺乏耕保意识等原因,三原县的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探索符合实际和长远需求,并且切实可行的治理新方式,成了三原县各级各部门深入思考的发展命题和时代课题。
三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耕保工作,先后赴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等地考察学习耕地保护的先进经验。我们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智慧化监管、一体化操作的方式,建成“ 智慧耕保时空大数据监管平台”。
该平台是通过运用时空 AI 大模型、视频孪生、实景三维融合等技术,依托三原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工程开发建成的空天地网一体化全域态势感知智能监管信息平台。“ 智慧耕保时空大数据监管平台” 把自然资源业务数据和视频采集网络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可视、直观、实时、精准,使耕地保护贯穿于自然资源管理始终。 该平台助力全县实现空间治理的智慧化,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耕地保护、森林防火、矿山监管、地质灾害防治和湿地监管及政府决策等提供了准确的实时数据支撑。
“ 智慧耕保时空大数据监管平台” 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为目标,兼容批、供、用、补、查及卫片执法、耕地保护等自然资源领域多项业务,以时空 AI 大模型赋能自然资源
40 余种算法能力,对发生的耕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进行视频记录,准确推送到乡镇、村,做到快速到场、即知即改,确保耕地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处置在萌芽,形成“ 人防+技防”“ 田长+执法” 模式,从源头管控耕地“ 非农化”“ 非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