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城市报/2024 年/4 月/22 日/第 012 版城乡融合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 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委书记 陈景泰
近年来,广东省立足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立足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立足于把短板转化为巨大的“ 潜力板”,实施了声势浩大的“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 百千万工程”)。
为加快推进落实“ 百千万工程”,湛江市坡头区瞄准环境、产业、文化三个赛道,以城乡深度融合为目标,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助力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全面发力 建设典型镇与村
坡头区地处湛江湾东岸,一半是城一半是乡,区位优势较好,可供开发建设的资源不少,但辖区镇村发展情况对照典型镇、典型村建设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对此,坡头区下足决心强力推进典型镇、典型村建设。
成立“ 指挥部”,用好“ 指挥棒”。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区直单位实行“ 双重挂点”,围绕“ 规划+拆、建、管”“ 保护乡愁+风貌提升”“ 干净整洁+经济活跃”,列出清单、形成规划,落实为具体责任,每月调度,点线面相结合,解决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抓镇墟规划,坡头区携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聚焦典型镇“ 1+4+7+9+N” 建设要求,规划编制典型镇的总体规划和施工图,筛选最能突出成效的街区进行重点规划打造,形成滚动推进的效果。建设了“ 坡头之眼”“ 特色街区”“ 文化公园” 等重要点位,深挖典型镇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优势产业等特色,打造了集产业、文旅、贸易于一体的特色街区。例如,突破街区建设中的难点、痛点,下决心拆除街区中心的“ 喇叭口”,打造步行特色街区;整治农贸市场,活化利用废旧厂房建成停车场,活化利用旧粮所仓库建设美食街,并打造“ 最美商铺”。
充实“ 工具箱”,答好“ 管理题”。在典型镇建设过程中,坡头区立足于“ 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把建好群众的生活圈、商业圈、服务圈放在关键位置,创建宜居宜业新街区;按照标准,结合实际,通过“ 每天一调度” 制度,推动干部直奔一线,精准解题;多与群众商定建设方案,多与设计院反复讨论修改相关文件提升规划水平,多争取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深入推进“ 千干回千村”“ 百企帮百村” 活动。
种好“ 发展树”,走稳“ 生态路”。去年以来,在环境建设中,坡头区注重绿美建设,有规划、有章法、有力度,以植树打造生态优势;以构建“ 绿美小场景” 为抓手,开展“ 有喜事来种树”
等一系列移风易俗活动;围绕湛江“ 红树林之城” 建设,号召全区干部群众“ 不错过春天”,广
泛进行植树绿化。
科创引领 发展特色产业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的腾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坡头区依托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台,奋力在新质生产力新赛道跑出“ 加速度”。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宽新兴产业发展场景。整合 3000 亩地集中建设“ 海洋科技城”,集中 600 亩地建设湛江湾实验室(省级) ,聚力于海洋能源、海洋装备、海洋生物的科研,带动推进全市海洋牧场落地,建设全省最大的海工装备产业园。湛江湾实验室的建设大力推进提升了坡头区的产业科研能力,坡头区的企业成为湛江湾实验室的“ 市场部”,湛江湾实验室成为坡头区企业自家的“ 试验田”。
第 1 页 共 2 页
狠抓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湛江湾实验室与坡头区在地企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联手合作,活化利用 CO2 开发油田 17-2 和 23-5,提高油田产量,效益明显。依托湛江湾实验室,坡头区正加快建设海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