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日报/2025 年/2 月/27 日/第 001 版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访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
本报记者 陈发明
202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考察,为甘肃擘画了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宏伟蓝图。甘肃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经济日报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
记者:2024 年,在经济持续承压的背景下,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这份“ 承压前行、好于预期” 的成绩单,甘肃是如何拼搏出来的?
胡昌升:2024 年是甘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全省各领域工作全面提升、整体进步,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发展答卷。2024 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8 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前 3 位,经济运行逆势而进、向上向好、量质齐升。
我们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向好。甘肃是国家西部老工业基地,工业是支撑甘肃经济发展的脊梁。我们坚持工业强省、产业兴省不动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培育锻造、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实融合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竞争力突破提升“ 六大行动”,推动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在做优做强重点产业链方面,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 三化” 改造项目 310 个、产业链重点项目 810 个,推动 14 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成长壮大,有色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链产值均增长 20%以上,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重点抓好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着力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全省新能源装机新增 1258 万千瓦、总量达到 6437 万千瓦,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居全国第 2 位。加快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引进企业 357 户,国内一大半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云集庆阳,带动算力规模在一年内从 5000P(1P 约等于每秒 1000 万亿次计算速度)增加到 5.1 万 P 并实现 100%消纳,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 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7.6%、增速居全国第 3 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8%、增速居全国第 2 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7%和 4.9%,工业经济挑大梁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着力推动现代农业扩量提质。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 三农” 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 压舱石”。甘肃聚焦农业强省建设,做足“ 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 文章,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化生产,推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获批建设 2 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2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牛羊菜果薯药” 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4928 亿元,全省农产品出口增长 27.8%。比如,素有“ 中国薯都” 美誉的定西市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思维推动“ 定西宽粉” 地域品牌延链补链强链,目前,“ 定西宽粉” 年销售额超过 39 亿元,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超 253 亿元,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达到 276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 23%。以定西马铃薯等为代表的甘肃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拉动 2024 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6.6%、增速居全国第 2 位。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我们着力推动服务业稳步增长。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 稳定器” 和“ 助推器”。我们深入实
施服务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2024 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
长 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53.4%,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5.4%。我们坚持打造新热点、
发展新业态,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对群众就业、居民增收、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如,适应
网络零售快速增长新趋势, 纵深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和快递进村行动, 2024 年助力 “ 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