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经济日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001 版
做好风产业 写好电文章
——酒泉市五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甘肃·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张克勤
2021 年,酒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62.7 亿元,增长 8.9%,增速位居甘肃省第一,经济总量前移一位,位居甘肃省第三,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经过五年发展,酒泉经济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过去五年,酒泉市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 3 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今后拟借力“ 双碳”,在做强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上精耕细作,建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链,切实使酒泉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全省“ 强工业” 行动重要支柱。同时,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目前建成万亩园区 7 个、千亩园区 18 个,戈壁生态农业面积达到 14.3 万亩,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有机无土栽培示范基地。
巧用资源:打造“ 风光” 双引擎
“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属中国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
酒泉市巧用风、光资源,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 3 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风光电装机累计达到 1662 万千瓦。同时,抢抓“ 双碳” 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大规模开发新能源,2021 年酒泉市并网新能源项目 411 万千瓦。
2 月 25 日,酒泉市与宁夏宝丰集团在兰州成功签订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投资合作协议。3月 21 日该项目在瓜州县开工,一期计划投资 200 亿元,2023 年 6 月底建成投产。这是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务实举措,对于酒泉市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亿级项目落户酒泉,是酒泉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酒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酒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带动建成风机总装、叶片、塔筒及光伏组件、电池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27 家,浙江运达、广东明阳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落户酒泉,2021 年酒泉规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 82.5 亿元,同比增长 36.9%。
与此同时,酒泉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计划再建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确保新增新能源电力装机 2000 万千瓦,力争突破 4000 万千瓦,加快建设火电、光热、燃气发电、抽水蓄能、氢储能等调峰项目,着力做强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建成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