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学习时报/2022 年/5 月/13 日/第 004 版学习文苑
养在秦岭深闺的商山洛水
陕西省商洛市市长 王青峰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陕鄂豫三省结合部,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地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景融秦雄楚秀,气含南北风韵,文化积淀丰厚,自然风光优美,数千年南来北往的交汇碰撞,使得这座全国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城市散发着独特的气质。
(一)
时光倒溯到 80 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商洛境内繁衍生息,留下了“ 洛南猿人” 牙齿化石。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首集介绍的国宝——距今 6000 多年的红陶人头壶,就出土在商洛。东龙山和紫荆遗址丰富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西周文化遗存,向世人昭示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传说中仓颉造字的地方就在商洛,洛河元扈山摩崖石刻上仓颉所造 28 字,至今清晰可见。公孙鞅因变法有功获封商於十五邑(今商洛境内),号为“ 商君”,史称“ 商鞅”。秦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居功不受、隐居商洛,淡泊名利、坚持操守,“ 商山四皓” 的佳话传承至今。
商洛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六百里商於古道始于商末周初,是夏、商、周三代经略南国的南北通道,是战国时期秦、楚反复争夺的军事要隘。楚怀王被执于武关客死于秦,汉刘邦入武关先取咸阳而得天下,闯王李自成屯兵商洛、秣马厉兵、重振雄风⋯⋯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仍历历在目。
商洛文化底蕴深厚,既兼北国之粗犷,又融南国之灵秀,是著名的“ 诗歌之路” 和“ 戏剧之乡”。诗仙李白到商洛访“ 四皓”,发出“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 的感叹。大诗人白居易走商於、登商山,“ 七年三往复,留诗数十首”,晚年客居洛阳还向朋友说:“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唐代诗人王贞白的诗句彰显着古时商洛的繁华。仅唐代,在商洛留下作品的诗词大家就有李白、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商洛花鼓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屠夫状元》《带灯》等优秀剧目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商洛籍作家贾平凹、陈彦先生将浓浓乡愁注入《秦腔》 《主角》等佳作,荣获茅盾文学奖⋯⋯众多历史名家为商洛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文化记忆。
(二)
商洛也是一片红色土地,李先念、贺龙、刘伯承、徐向前、王震、徐海东、刘志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