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2 年/8 月/1 日/第 A04 版学与思
改革创新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南通市委常委 通州区委书记、通州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张建华
《论“ 三农” 工作》系统梳理了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在新时代新征程做好“ 三农” 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方向,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点、通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以城乡融合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州是南通城市副中心,也是涉农大区,未来发展的空间在城乡融合,特色在城乡一体。要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和“ 十四五” 规划,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统筹谋划区域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体系,加快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及一批专项规划落地布局。二是强化试验示范。争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意见落地见效,优选一批基础好、实力强、有特色的镇街开展先行试点,逐步实现全区城乡融合发展“ 六个一体化” 整体目标。三是强化项目带动。紧扣空间整合类、产业类、公共服务类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提供全过程、保姆式用工、用地、用能、资金要素保障,促进项目高标准建设、快速度竣工。高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经营业态,不断丰富农业经济的功能价值。
坚持在全面振兴上精准施策,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要紧密结合“ 强富美高” 新通州和“ 四大定位” 建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造一批具有江海风韵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带、示范点。一是产业振兴。扛稳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稳产保供重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特色化。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突出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双主体” 提升,全力落实五大支持政策和四大保障措施。围绕“ 六大” 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