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呼和浩特日报(汉)/2022 年/10 月/7 日/第 004 版文件· 体育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工作情况的
报告
——2022 年 8 月 31 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
次会议上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彦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市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第十三次X代会以来,市政府围绕打造“ 区域休闲度假中心”、建设“ 宜游” 城市的目标任务,把推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推进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标准建设“ 北部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 和“ 南部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带”,从政策引导、市场管理、营销推广等多方面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2021 年以来,我市荣获“ 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城市”“ 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等荣誉。新增回民区莫尼山非遗小镇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1 个,托克托县黄河印象神泉山庄旅游区、武川县草原之门文化旅游景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2 个;塞上老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恼包村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首批自治区级休闲旅游街区、 第一批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土默特左旗获评第三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胶泥湾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城区水磨村、回民区段家窑村、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被评为首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伊利· 乳都科技示范园获评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众信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获评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获评第一批自治区重点培育文化产业园区;呼和浩特市文化馆、新城区和赛罕区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目前,全市共有 A 级旅游景区 46 家(4A 级景区 19 家、3A 级景区 20 家、2A 级景区 7 家) ,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 1 家,农家乐旅游接待单位 600 余家(星级农牧家乐 117 家),星级饭店 21家(四星级及以上 12 家) ,住宿接待床位 15.7 万张,旅游客运企业 12 家,旅行社 305 家,导游5320 名,旅游直接就业人数 2 万余人,间接就业人数 12 万余人。今年以来,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92.43 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104.97 亿元。
二、主要措施
(一)出台相关政策,持续优化发展环境。2017 年出台《呼和浩特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至2021 年,市本级每年安排资金 3000 万元,用于推动扶持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旅游客源市场拓展、全域旅游休闲旅游创建、导游员队伍建设、文旅商品研发生产等,累计发放奖励资金 3709 万元。2018 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呼和浩特市应对疫情影响助力企业纾困减负若干措施》等文件,为推动文旅产业群建设,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建立了全市文旅项目库,其中 66 个项目列
第 1 页 共 3 页

入自治区文旅重点项目库,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41 个, 总投资 530.8 亿元, 今年计划完成投资 75.46亿元;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域文旅项目、马鬃山滑雪场(二期) 、新华文化物流基地等 19 个项目年内投入使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清水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 22 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三)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文旅品牌形象。主打草原都市、黄河景观、红色文化精品游线路;开通大黑河休闲、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敕勒川草原、绿色生态等 5 条公交旅游专线。与包鄂乌等周边区域协同打造边塞古韵、研学工业、红色教育、长城文化等精品游线路。
(四)彰显地域特色,深入推进文创产品开发。通过申报自治区文旅商品传承创新资金、“ 内蒙古礼物”“ 敕勒川悦礼” 等,培育出博坤、索腾、格日勒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企业,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2020 年以来,共为 23 家文创企业争取自治区文旅商品传承创新资金 2050 万元,有 6 家企业的 24 件(套)文旅商品入围“ 内蒙古礼物”,开发出 50 多个系列、300 多款文创产品。
(五)举办宣传推广活动,拓展产业新消费。一是举办文旅促进消费活动。为促进疫后文旅产业全面复苏,6 月 18 日开启“ 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为期三个月,日均游客 2 万人,周末高峰期达 5 万余人;7 月举办赛罕区小草音乐节、太伟嘉年华、甲兰板帐篷节、首届呼和浩特音乐嘉年华;8 月举办“ 2022 年黄河之夏——老牛湾音乐啤酒节”、苏雅拉广场消夏活动,华谊兄弟敕勒川星剧场恢复开放。这些活动充分释放了市民消费需求。二是加强文旅营销推广力度。在去哪儿网、呼和浩特——上海普速列车、市区 100 个公交候车亭开展文旅品牌形象宣传推广;摄制了 A 级景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