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定西日报/2022 年/10 月/14 日/第 003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勠力同心奔小康 追赶发展续新篇
——X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定西· 定西日报记者 张新建 通讯员 张剑 包秀云
X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战胜各种困难风险挑战的十年。十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脱贫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定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统揽,聚焦“ 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项关键指标增速稳定全省中间偏上” 的目标定位和脱贫攻坚任务,感恩奋进、实打实干,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加快推进高质量追赶发展,奋力描绘新时代定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实施追赶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转追工程” 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总量跨越 500 亿元大关。2021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01 亿元,突破 500 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站上了新台阶,比 2012 年增加 283.8 亿元,是 2012 年的 2.3 倍。2012-2021 年年均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8 个百分点。 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98.4 亿元、 82.7 亿元、 319.8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 6.4%、7.3%、9.5%。
——人均 GDP 接近 2 万元。2012 年全市人均 GDP 为 8114 元,相当于全省的 38%。经过 10年的追赶发展,2021 年达到了 19915 元,比 2012 年增加 11801 元,是 2012 年的 2.5 倍,年均增加 1180元,相当于全省的 48%,比 2012 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追赶成效明显。
——财政自给率稳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2012 年的 13.11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第 1 页 共 5 页
30.61 亿元,年均增长 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 2012 年的 148.67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281.2 亿元,年均增长 6.6%。财政自给率由 2012 年的 8.8%提高到 2021 年的 10.9%,提高 2.1 个百分点,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21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5.3%,连续四年保持 15%
以上的增长,投资总量跃居全省第 4 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24.2%,项目投资增长 12%,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 12.2%。
二、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的殷切嘱托,坚持精准方略,聚焦深度贫困,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实打实干。全市累计整合投入 56.97 亿元支持产业发展,有 75%以上的农户依靠
产业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投入 26.44 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 4032 个,全市建档立卡贫
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全市 1829 个行政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配备合
格乡村医生 2118 名。投入危改补助资金 26.08 亿元,改造贫困农户危房 21.36 万户。累计投入资金
14.56 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71 项,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贫困县区全部摘帽。2020 年年底,全市实现现行标准下 7 县区全部摘帽、1101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4.24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推广 “ 551” 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接续实施工业发展“ 333” 行动计划,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强服务业” 战略,持续加大对服务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了与“ 十大工业产业链” 并驾齐驱的“ 十大服务业产业链” ,全面构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提速扩量的“ 双引擎”。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建设马铃薯、中药材、蔬菜集中连片万亩抓点示范基地 33个,核心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43.35 万亩,特色产业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459.48 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 85%。 建成原种繁育基地 10.21 万亩,一级种基地 92.1 万亩; 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 17.97万亩;小麦、亚麻、燕(荞)麦、蚕豆等良种繁育基地 8 万亩。培育认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178 家,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7 个。2021 年,特色优势产业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种植面
第 2 页 共 5 页
积分别达到 273 万亩、136 万亩、49 万亩,分别比 2012 年增长 0.7%、78.2%、171%;产量分别达到 68.2 万吨、39.3 万吨、70.3 万吨,分别比 2012 年增长 26.8%、147.2%、218%。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深入开展“ 工业产业攻坚大突破年” 行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转型升级步伐。 全市工业企业总户数 1520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80 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 25
户。2021 年,工业增加值达到 45.4 亿元,比 2012 年增加 11.9 亿元,年均增长 8.3%。其中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4%。 规上工业销售产值 241 亿元,利税总额 5 亿元。 实施 “ 十大工业产业链”
项目 80 个,完成投资 30.9 亿元。“ 十大工业产业链” 总产值达 240 亿元,增长 31.5%。其中,产值超
10 亿元产业链达到 7 条,有色冶金及加工、种子种业 2 条产业链产值接近 100 亿元。
——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2021 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320 亿元,比 2012 年的 110 亿元增加 210 亿元,年均增长 9.5%。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64%,比 2012 年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