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族日报/2024 年/2 月/13 日/第 002 版专题
魅力花都迎蝶变 公园城市展新姿
——2023 年临夏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马琼洁 史有东
龙年伊始,放眼广袤的临夏市大地,热潮涌动,活力迸发。
经济运行质效齐升,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市场消费持续向好,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回望 2023年,一份份稳健的答卷,见证了临夏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一年来,临夏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实施“ 三抓三促” 行动,踔厉奋发、创新突破,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魅力花都、公园城市跃然眼前。
签约引进 26 个项目,环城北路全线通车,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鲜切花畅销国内外⋯⋯一年来,临夏市坚定不移狠抓项目建设,在招大引强、大干快上中厚植了强劲动能,牢固树立“ 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 的鲜明导向,锚定目标、创新突破、奋力奔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谋划争取实施项目,共实施总投资 339 亿元的重点项目 126 个,其中 42 个项目建成投用。招商引资硕果累累,聚焦节会招商、推介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高规格举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招商引资大会暨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高频次前往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发达地区考察推介,用临夏市的灿烂文化、待客之道、热情服务、宜居环境和特色美食感动企业、招引企业、留住企业。年内净增市场主体 1771 个,总量达 3.8 万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州一半以上,特别是国际贸易实现新突破,完成出口 2827 万元、同比增长 22%。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2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2.8%,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县域经济发展“ 先进县”。
和美乡村已然成为人们向往的“ 诗与远方”、富民产业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诗意盎然的宜居环境让群众喜笑颜开⋯⋯一年来,临夏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全覆盖、多轮次开展各类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强化动态监测,及时消除返贫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建成折桥示范镇和 11 个示范村,成功打造美食折桥湾、彩陶王坪、芍药江牌、花韵草滩、活力瓦窑等特色样板,临夏市和美乡村建设经验做法受到国家和省州充分肯定,折桥村荣获省级“ 和美乡村” 称号。依托乡村振兴“ 五大园区” 建设,做大做强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俊林、佳源等龙头企业,带动 2 万多名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整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 76.6%。实施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 23 个,完成消费帮扶 8110 万元,12 家东部企业在临注册落地。同时,注重加强与厦门市思明区的友好合作,完成消费帮扶 4635 万元。
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精心打造 10 大夜间消费聚集地,创新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稳步推进,百益时代广场开业运营,临夏 CBD 项目动工建设⋯⋯一年来,临夏市立足“ 工业主导型” 发展类型,以构建“ 多园多点” 园区经济发展格局为引领、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