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03 版规划
广西桂林强化规划引领,实施城市更新,保持和延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
貌和格局——
在好山好水中展现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楚
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有着“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山清水秀、洞奇石美” 的独特地貌景观。桂林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坚持保护第一,强化规划引领,实施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在好山好水中展现城市,走出了一条独具桂林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
坚持规划引领,塑造魅力空间
按照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桂林逐步建立起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主导,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以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为辅助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和管控功能,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桂林把保护、利用和传承好自然和历史赋予的独特资源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永续利用。桂林对市域生态本底、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优化,最终其保护面积占比达到全市总面积约 1/3。 以规划为引领,桂林构建湘桂喀斯特魅力空间廊道、红军长征文化景观带、漓江文化聚落等三个魅力空间片区;以喀斯特山水环境为基底,将“ 山—水—园—城” 编织成魅力空间网络;融合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功能空间,构建“ 一核、两翼、多节点” (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高度一体化城市功能区,荔浦市、全州县两个副中心城市,以及中心镇、重点镇构成的区域支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桂林重点抓好富有本地特色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桂林山水是“ 国之大者” 的重要指示精神。《桂林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从市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优先控制和保护对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以生态基础设施划定的非建设用地为框架,引导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与空间格局。《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等 5 个专项规划,为保持和延续桂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格局奠定基础。
优化新区老城布局,彰显山水城市风貌
桂林优化新区老城布局,形成新老城区功能互补、一体化发展,老城留住桂林记忆、新区彰显
时代特征的大桂林城市格局。
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中,桂林科学编制指标体系,结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相关工作,设置地方特色指标 14 项,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