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长春日报/2024 年/3 月/27 日/第 002 版要闻
牢固树立 “ 一盘棋” 理念 努力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访农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百军
本报记者 张欣禹
长春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出有助于县域发展的强烈信号。面对这样的机遇,农安深知责任重大。农安又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安作为?“ 就是要牢固树立‘ 一盘棋’ 的发展理念,以X的建设为统领,突出抓好‘ 招商、养牛、文旅、植树、修路’ 等五项重点工作。” 农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百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掷地有声。
紧盯政策落实
立足六大提升行动实现“ 一个突破”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大提升行动”,出台县域发展“ 1+4”一揽子政策。立足实际,农安围绕落实政策,明确目标任务、路径措施、项目支撑和保障体系,将系统优化县域产业布局,积极打造“ 县域突破新支点”,力争全年 GDP 增长 7%。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农安以构建中部县城和南部区域“ 双极驱动”、县域重点特色城镇“ 多点支撑” 的发展体系,将把城镇化率提升到 45%以上。
而谈及农产品加工业,刘百军告诉记者,农安将重点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延长牛、猪、鸡等畜禽产业链条,发展万寿菊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多链格局,农产品加工业增速达到 12%以上。
在长春市阿兴食品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该公司董事长肖国宾正带领施工人员紧锣密鼓地赶着工期。他说,公司是 2013 年到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的,今年 6 月将投入纯智能化生产线 6 条,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 2.8 亿元至 3 亿元。
创建“ 千村美丽、百村示范” 村是农安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的努力方向,健全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农村道路改造、国土空间绿化、“ 干净人家” 创建等工作将更进一步扎实开展,从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的提升。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农安县重点从提升“ 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 收入着手,力
争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8%,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立足县域实际
做好“ 融合、转化、创新” 三篇文章
走进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国翔工业的生产车间,机器自动上纸、自动矫正、自动卸残卷⋯⋯一台台数字化智能设备正忙碌运转,赶制来自国内外企业的订单。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如今的国翔工业已成长为一体化的纸箱包装设计、制造企业。“ 公司去年产值大约在 9 千万元,比前年增长约 5%,今年一季度生产形势比较好,预计生产产值同比去年增长 8%至 10%。” 该公司董事长王波自信地说。
国翔工业是农安当前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农安县而言,如何在立足县域实际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 “ 农安县将坚持向上聚焦政策抓承接,向下扬优补短增动能,扎实做好‘ 融合、转化、创新’ 三篇文章。” 刘百军说。
融合,不仅仅是产业的融合,更是对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主体、不同区域的促进与整合。三产融合、三生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一系列融合形式将不断为农安做优存量、催生变量、激活增量,让县域经济发展真正实现“ 1+1>2” 的效果。
第 1 页 共 2 页
在转化上,农安重点依托 EOD 项目,拟将对波罗湖、太平池、老雁坑等水利资源系统化、一体化开发利用;科学开发利用盐碱地,把天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不断将“ 软实力” 转化为要素吸引力和生产力,用新培育的增长点,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创新是农安县持续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以“ 六新产业” 为发展方向,农安将依托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强化政企、校企合作,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最终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三者协调发展。
突出战略引领
以小见大持续抓好“ 五项工作”
“ 在长春市召开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后,我们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陆续与南关区、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集团、市城开农投开展了深入对接,并建立工作机制,将持续抓好‘ 五项工作’ 。” 刘百军说。
农安县将真正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以招商的“ 小切口” 提振动力,促进经济“ 大发展”;以养牛的“ 小项目” 激发活力,引领振兴“ 大产业”;以文旅的“ 小支撑” 挖掘潜力,推动结构“ 大提升”;以植树的“ 小环境” 增强魅力,做优生态“ 大文章”;以修路的“ 小领域” 提升能力,推动社会“ 大民生”。
长春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和加大支持力度双向发力。而企业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农安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统筹,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