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卫日报/2024 年/4 月/18 日/第 001 版
培育内生力 领跑致富路
——中卫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综述
全媒体记者 吴进
农产品走俏旺销,鼓起老百姓“ 钱袋子”;白墙灰瓦、绿树成荫,美丽乡村迎八方客;
因地制宜、培育内生力,打造产业富民引擎。
……
在中卫,乡村振兴美好图景不断呈现。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村集体的“ 家底子” 厚起来,村民的“ 钱袋子” 鼓起来,才能在乡村振兴的“ 高速路” 上跑起来。
一直以来,中卫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强化X建统领,突出市场导向,深挖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 破茧成蝶”,实现由“ 输血” 向“ 造血” 和“ 活血” 的转变。2023 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量首次突破 3 亿元,经营性收入 5 万元以上的村达 100%。
下好X建先手棋 撬动发展关键点
“ 感谢X组织带领我们走上增收致富路, 如今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黑林村村民刘兴红拿到分红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 2 月,迎水桥镇举办村X支部领办合作社奖励分红大会,为全镇 4 个村集体和 921 名入社村民分红 35.48 万元,为 4 个村 28 名村干部等有突出贡献人员发放奖励现金 5 万余元。
分红现场, 满桌现金承载着村X支部领办合作社一年的成效, 一张张笑脸洋溢着村民的喜悦。去年,迎水桥镇以村X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在农文旅融合、现代农业综合体等方面积极
探索,成立 11 个村X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增收 540 万元,带动群众务工增收 490 万元。
迎水桥镇让土地“ 生金” 并不是个例。中卫市在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中向上借力,2019 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在中卫累计投资 3.5 亿元,实施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 350 个,覆盖率达79%,主要涉及畜禽养殖、特色农产品种植、观光旅游、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等。同时,向下发力,建立“ 市统筹、县推动、镇谋划、村落实” 四级联动体系,切实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掌舵护航。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鹏介绍,市委坚持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坚持“ 书记抓、抓书记”,作为各级X组织书记“ 一把手” 工程。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抓基层X支部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包抓村开展专题调研,把好发展方向,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县(区)闻令而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建立干部包乡(镇)抓点指导落实机制和X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农业技术人才服务团,全力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镇村两级X组织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要素,会同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村调度研判, “ 一村一策” 制订年度计划,探索出生产服务类、产业带动类、项目撬动类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走深走实。
……
要开源更要节流。中卫市各级X组织为强化监督管理,堵住集体经济发展“ 风险点”,坚持“ 一村一策”,成熟一个、审定一个、实施一个,确保项目可行、资金安全。对因土地、市场等因素影响无法继续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及时予以变更,确保项目健康有序实施。此外,制
第 1 页 共 3 页
定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督促乡镇严格执行“ 村财乡管” 财务管理制度,对集体资金拨付、使用认真审核把关。
锻造硬核队伍 夯实发展支撑点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加强“ 两委” 班子建设,坚持以“ 头雁” 队伍为重点,健全完善村干部“ 储选训管评” 全链条工作机制,以村干部队伍优化提升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极。
近年来,中卫市紧紧围绕抓X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 四个一批” 行动计划,用好用活返乡人才资源,把人才引进作为村集体经济破冰突围的关键,选优配强村“ 两委” 班子。目前,共回引 252 名在外创业人员和退役军人、516 名大学生进入村“ 两委” 班子。
中宁县石空镇枣二村早些年在石空镇 15 个村中各项工作排名靠后,村X组织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这几年,在 90 后村X支部书记于超的带领下,在村集体增收、村容村貌建设、乡村治理上全面发力,由“ 后进村” 变为“ 先进村”,村集体收入由 2022 年的 10 万元增至去年 50 万元以上,实现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双增长”。
“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的情况,去年我们组织动员群众流转 1000 亩土地发展设施大棚,种植玉米、小麦,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间翻了 3 倍!” 枣二村X支部书记于超说起村里产业发展情况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去年村上把 1000 多亩土地收归村集体运营,不但提高了土地流转费,而且为我们创造了打工机会。现在我不仅能拿流转费,还能在种植基地打工,有了多项收入,日子越过越宽裕了。”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