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九江日报/2025 年/2 月/14 日/第 002 版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5 年 1 月 11 日在九江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蒋文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
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情况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的目标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加快打造“ 三个区域中心”、建设“ 一个美好家园”,总体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为强大动力,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提质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3.8%、6.3%。实物量指标、先行性指标保持较高增速、释放积极信号,工业用电量 221.74 亿度、增长 10.7%,均列全省第 1;应税市场主体增长 17.5%;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 21.1%,绿色贷款余额增长 35.4%;九江港货物吞吐量 2.23 亿吨、增长 10.8%,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100 万标箱、增长 15.3%。这一年,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拼出了承压奋进的向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为强大动力,全力抓攻坚、推项目、增后劲。带动 2066 个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 2900 亿元。新增江铜铅锌、心连心、德福科技 3家营收过百亿元工业企业,九江石化年产 150 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天红核科技项目正式动工,大湖塘钨矿暨钨产业园、修水模具数字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全省首个智算中心——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揭牌运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开工建设,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庐山天下悠” 展示馆、九动梦工厂、九江海底世界、狄公楼、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等建成运营。庐山站东站房完成建设,昌九高铁加快推进,红光港区铁路专用线、通修铜高速、G353 武宁罗溪至修水黄沙公路改建、上港码头二期等开工建设。这一年,我们加快了攻坚破难的步伐,打牢了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为强大动力,全力抢试点、创示范、争先进。成功获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产融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全国“ 平急两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国家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等试点城市。顺利入选全国城中村改造扩围城市、全国老旧火车站及周边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等试点名单。持续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低效用地再开发、林长制、排污权储备交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改革试点。成功出让全省首单“ 水资源+集体建设用地” 资产组合包,完成全省首笔跨地市排污权交易、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
第 1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品交易,在全省首创不动产领域“ 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率先推行“ 一业一查” 跨部门综合监管。这一年,我们抓住了先行先试的机遇,展现了争先创优的拼搏姿态。
一年来,重点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制造业“ 9610” 工程,健全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制定出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4 条”、制造业企业跑订单拓市场“ 17 条”。炼化一体化及化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营收过千亿,有机硅产业集群上榜中国百强集群,有机硅、纺织服装“ 产业大脑” 入围省级“ 产业大脑”,新增 5 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8 家。 成功举办长江经济带产业互联暨数字化转型大会。 完成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 2035家,启动数字化改造 1070 家。3 家企业入选工信部 5G 工厂名录。全球最大的万吨级纯电动高端智能海船开工建造,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交付使用,全省首个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平台顺利建成。4 家化工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 4.3%。粮食播种面积 411.1 万亩、产量 29.6 亿斤。新增 1 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 家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农业企业。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 57 个。2 家企业获评“ 中华老字号”。出台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60 条”,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个、龙头企业 2 家。庐山核心景区闸机客流量位居全省景区第 1。新增 5 家 4A 级景区、1 家五星级饭店。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完成加油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率先开展加油站税费综合治理。力源海纳成功向深交所申报上市并获受理,是全省唯一一家申报境内上市的企业。新增 3A 级以上物流企业 12 家。
(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12个开发区完成社会事务剥离。主动融入南昌都市圈、赣江新区发展,深入推进与上海金山区合作。成功举办第十九届赣台(庐山)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开展“ 双招双引” 活动 249 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862 个、增长 37%。完成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建设。“ 离港确认” 等便捷通关举措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九江机场新增至天津、昆明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 30 万人次。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200 家, 获批科技领军及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 36 家, 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812 家。推动天红核科技参与核技术应用省实验室组建。成功落户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西(九江)中心。江中食疗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天赐高新材料专利项目入选中国专利银奖。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新登记经营主体 8.9 万户。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超 100 亿元,惠及市场主体 23.95 万户。
(三)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实施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 237 个。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二
期项目加快推进,“ 两湖” 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首年绩效评价获得 A
等。中心城区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项目 6 个。改造提升开放共享绿地 10 处、城镇老旧小区 55 个,
消除交通堵点 10 个、积水点 43 处。完成 37 个美丽乡镇示范镇、58 个“ 四融一共” 和美乡村示
范样板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 460 公里,改造危桥 54 座。快速路系统工程(一期)建设、九
瑞大道(公路段)快速化改造、G532 庐山市境内路段改造全面完工,庐山高铁站至庐山索道连
接线、港城大道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城西港区安信物流公用码头竣工验收,泽诚公用码头开工
建设。实施 13 个中小河流治理、11 个涝区治理、14 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和 2 座中型灌区新建、
2 座中型灌区续建工程,完成千座山塘整治任务,承办全省首届水网建设推进会。
(四)生态环境稳步向好。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级。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长江干流九江段断面连续七年保持Ⅱ类水质,鄱阳湖九江湖区总磷浓度持续下降。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持续巩固长江“ 十年禁渔” 成果。统一鄱阳湖过驳经营,采砂管理平稳有序。完成 54 个“ 无废城市” 项目建设,九江石化入选国家第一批“ 无废企业” 典型案例。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获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推广。“ 全地下+花园式” 再生水利用配置模式入选水利部节水典型案例。获得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
(五)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打造“ 5+2 就业之家” 890 个,新增城镇就业 5.25 万人,帮助脱
第 2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业 13.2 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65.9 亿元。完成 15 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