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甘肃日报/2024 年/12 月/21 日/第 005 版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生态环境保护是“ 国之大者”,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今年 9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甘肃在全国生态大局中的功能作用举足轻重。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甘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也是必须扛好的ZZ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甘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全省上下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推进美丽甘肃建设,以更高站位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夯实生态根基。
如今的陇原大地,处处是用生态底色绘就的美丽甘肃新画卷,“ 生态绿” 已成为美丽甘肃建设最鲜明的底色。
久久为功确保黄河长久安澜
一场冬雪过后,白银市平川区黄河沿岸生态长廊白雪皑皑,漫山遍野的树木挺立在寒风中,
接受冬雪的滋养,为来年的拔节生长蓄势储能。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居于黄河“ 几字弯” 流域,是国家“ 两屏三带”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北
方防沙带” 的延伸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近年来,白银市紧盯坚决打赢黄河“ 几字弯” 攻坚战这一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人工造林、工程治沙、中幼林抚育、退化林改造、草原生态修复、封禁封育 6 项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黄河沿岸生态脆弱现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长久安澜,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经甘肃 913 公里, 流域总面积 14.59 万平方公里, 覆盖全省 9 个市州 59 个县市区、 34%
的国土面积。
从生态维度看,甘肃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
漠汇合南侵的阻挡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从经济维度看,甘肃是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是“ 一带一路” 倡议的重要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甘肃持续树牢上游意识,率先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 ,构建 1+N+X 政策规划体系,扎实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协同推进工业、生活、农业和尾矿库“ 3+1” 污染综合治理,努力将黄河建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每月对重点流域水质状况开展现场溯源,定期召开全省水环境形势分析调度会,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全省黄河流域 5607 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5318 个,整治完成率 94.8%。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142 个全国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8 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现“ 长治久清”。
与四川省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围绕尾水湿地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河湖
缓冲带建设等,谋划一批项目纳入中央储备库,推动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
经过不懈努力,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 8 年达到Ⅱ类,黄河流域 41 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 92.68%,散渡河小河口村断面首次实现消劣,黄河流域 14 条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持续巩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