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咸阳日报/2025 年/2 月/20 日/第 001 版
守护碧水蓝天 写好生态答卷
——我市 2024 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刘计划
“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2024 年,广大摄影爱好者在咸阳湖畔,连续拍到白鹭翩翩飞舞、朱鹮嬉水、燕鸥游弋觅食⋯ ⋯ 一个个精美的镜头。他们说: “ 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鸟儿栖息,照片也越拍越美。”
翻开过去一年我市生态环境交出的“ 成绩单”,数据给出最有力的说明。2024 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4.825,同比改善 6.67%,优良天数 214 天,PM2.5、PM10、NO2 和 CO 四项评价指标分别改善 9.6%、8.9%、16.7%、7.7%。9 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 88.9%,优于考核目标 11.1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率100%。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100%, 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果入选全国四个示范点之一。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ZZ任务加力推动的结果。2024 年,全市上下躬身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咸阳建设迈出新步伐。
精准施策蓝天保卫战扎实见效
“ 炕面上敷设的是专用水暖管,一晚上都暖烘烘的,每天只需要用 1 到 2 度电,既暖和又省电,我再也不用操心扫落叶、买煤了,也不用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煤,一觉睡到大天亮,干净卫生还舒适。” 去年 11 月 20 日,三原县新兴镇新兴村村民郭凤茹对新安装的水暖炕赞不绝口。
郭凤茹家安装的水暖炕是我市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举措。去年 6 月份,我市再次扩大水暖炕改造实施范围,市财政列支 7016 万元,对南 7 县市区摸排的 14.27 万个土炕实施“ 水暖炕” 改造。截至目前,全市扩面改造“ 2.0 版水暖炕” 21.67 万个,基本实现南部县市区全覆盖。
去年,全市还积极推进“ 3.0 版光伏+清洁取暖+和美乡村” 项目试点,在泾阳金星村、礼泉肖东村 2 个示范村安装 118 户。同时,加快城市清洁能源替代,建成投用宝石佳苑“ 供暖+发电+氦气提取”“ 热电氦” 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完成 14 个小区地热和电厂余热供暖改造建设,全市新增地热供暖 332 万平方米、电厂余热供暖 193 万平方米,共占全市总供暖面积的 53.3%。
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实际,全市通过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结构调整、面源治理等措施,实现治理科学化、 精准化。 机制建设上, 出台 《咸阳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考核办法》 《约谈办法》等文件,市级部门和各县市区主动对照履职、狠抓落实,形成了X政齐抓、行业主管、分工负责、配合紧密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