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陕西日报/2023 年/7 月/28 日/第 010 版乡村振兴
实施一个企业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责任部门负责、一个工作专班包抓、一名金融财务管家服务、一名税务顾问指导、一名法律顾问护航⋯ ⋯ 看,石泉县发展“ 归雁经济” 有绝招——
留“ 雁” 兴业 助“ 雁” 圆梦
本报记者 程伟 通讯员 许兵
近年来,石泉县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发展“ 归雁经济” 作为壮大主导产业、推进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载体,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培育赋能等举措,促进人才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走出了一条具有石泉县特色的返乡创业路,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而且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搭建平台 迎“ 雁” 归巢
“ 进入暑假,前来观光体验的游客明显多了,还有不少学生前来研学。” 7 月 15 日,在石泉县后柳镇“ 中坝作坊小镇” 里,陈国盛感慨地说,“ 这些传统作坊体验,不仅让游客找回记忆中的乡愁,还让当地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我的努力值了!”
陈国盛曾是一名下岗职工,1998 年,他开始自主创业。多年来,他一直在外打拼。2016 年,借助石泉出台促进创业就业等优惠政策的东风,再加上当地镇、村干部的招引,陈国盛成为“ 中坝作坊小镇” 的创立人,开始在后柳镇中坝村移民搬迁社区着力打造以传承、体验和展示乡村手工技艺为主的作坊小镇。
据陈国盛介绍,他采取租赁农民房屋的方式,相继创办了磨坊、油坊、酒坊、豆腐坊、芝麻糖坊等作坊。“ 中坝作坊小镇” 先后成功孵化 36 个创业实体,带动当地 451 人就近就业增收,让周边 8 个村 600 余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增收。如今,“ 中坝作坊小镇” 已经成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近年来,石泉县坚持把当地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发展“ 归雁经济” 的重要承载地,制定出台“ 一园一策”“ 一企一策” 创业扶持措施,累计投资 8.58 亿元,相继完善了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成标准化厂房 25 万平方米,培育各级创业孵化基地平台 14 个以及县、镇标准化创业中心 10 个,为石泉籍在外人才回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为推动该县旅游康养、富硒食品、蚕桑产业等六大产业链与“ 归雁经济” 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链主企业,石泉县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提供了投资机会、合作平台和发展项目,同时每年举办招商引资暨名优产品大型推介会,为外出创业能人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据统计,3 年来,该县搜集“ 归雁” 创业优质项目 122 个,回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1022人,创办各类实体 3820 个。
石泉县县长梁鸿说:“ 3 年来,我们加大力度建平台、促回归、优环境,持续掀起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的热潮。全县累计招商引资 370 多亿元,近 70%的招商项目是由返乡创业人士投资或引荐的,‘ 归雁经济’ 已成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
优化服务 留“ 雁” 兴业
7 月 14 日,位于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厂房里,一派繁
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加工黄花菜。
“ 要不是各级各部门包联干部‘ 保姆式’ 的服务,我的企业不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该公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司负责人王金兰激动地说。
“ 县长直接包联我们企业,亲自协调解决企业厂房建设、产业提能等问题;县税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主动帮我们申请了贴息贷款、 出口退税款, 让企业流动资金不再短缺;县科协等部门也积极联系建立专家工作站,并成功研发出即食黄花菜、清水黄花菜等新产品,有效延伸了企业产业链条⋯⋯” 王金兰谈起县上系列优化服务举措,如数家珍。
据王金兰介绍,返回石泉县创业 10 年来,通过“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 等多种合作方式,企业逐渐发展成为集黄花菜种植、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