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法治日报/2023 年/6 月/14 日/第 002 版法治
福建省司法厅积极回应群众新需求
打造司法行政特色文明实践法治品牌
本报记者 王莹
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是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福建省司法厅将文明根植于心、践之于行,聚力打造司法行政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品牌,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待,为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 我们要以实绩实效全力争创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教育引导X员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践行法治为民,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惠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近日,福建省司法厅X委书记、厅长、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林玫瑰对全省司法行政干部提出要求。
“ 蒲公英” 汇聚普法力量
一朵“ 蒲公英” 看起来力量很小,千万朵就能汇聚成无限能量。近年来,福建省司法厅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创新打造“ 蒲公英” 法治品牌,推动普法工作由“ 政府主导” 向“ 群众共创” 延伸。
2021 年,福建省“ 蒲公英” 法治品牌正式亮相宪法宣传周,首创“ 蒲公英” 普法志愿者联盟,各地各部门“ 蒲公英” 普法志愿者迅速举旗加入。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方秋轩第一时间申请建立三明市明溪县“ 女子蒲公英” 支队,关注维护女性和儿童合法权益;福州市晋安区前屿小学校长童家富长期开展“ 普法+家教帮扶”,公益扶助“ 问题青少年” 重返校园和人生正轨;平潭综合实验区台胞薛清德开展“ 蒲公英+调解”,促进两岸融合一家亲;全国人大代表章联生法治顺口溜“ 章口就来”,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将普法融入民众生活⋯⋯
“ 蒲公英” 普法志愿者联盟,动员广大法治工作者,以及法学研究和教育人员、高校法律专业在读学生加入,实现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中联动普法。截至目前,全省已发展“ 蒲公英” 普法志愿者 13 万余名,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近 2 万场次,服务对象超 3000 万人。
今年 4 月,福建省“ 蒲公英” 法治品牌获评“ 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银奖”。 福建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林晓霞介绍说,“ 人人志愿参与普法”的新模式,正在让法治种子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 要司法” 化解群众难题
“ 关于您想了解的孩子军队转业安置的有关问题,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福建省拥军优属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请您到这边来,我帮您详细解答。”
3 月 2 日, 在福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福建省司法厅和解放军福州军事法院联合开展的 “ 拥军 148” 学雷锋送法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来自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处的志愿者陈荣正耐心为一名前来咨询的老人解答涉军法律问题。
“ 148”,谐音“ 要司法”,寓意群众遇到法律方面的困难与问题,可以找司法行政机关求助。自 1998 年成立“ 148” 以来,福建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立足职能,探索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实践,推动“ 148” 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