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西宁晚报/2023 年/9 月/27 日/第 A07 版
扛牢责任 真抓实干 聚力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大通X建沃土共育民族团结进步花
本报记者 樊娅楠
守正创新、接续奋斗,关于深化民族团结示范县建设,大通县创下多个首次,民族团结进步
“ 基因” 已经融入全县各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北川大地蓬勃发展的“ 密钥”。
打造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A 景区、首个“ 石榴籽” 工作服务站、首档“ 石榴籽家园故事” 栏目、首堂“ 石榴籽” 数字媒体课。
大街小巷、居民社区、企业、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墙体彩
绘随处可见。
35 名大通县各族青少年代表,前往南京市参加为期 5 天的“ 牵手相伴· 共同绽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研学活动。
大通县桥头铝电社区以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为主题,搭建多元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在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上显担当、有作为,大通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 四个与共” 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 五个认同”,持之以恒深化民族团结示范县建设,推进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全力做好 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X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大通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利长远、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来抓,牢固树立“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 的工作理念,制定印发贯彻措施、分工方案、责任清单和工作要点,统筹安排创建工作各项任务。
大通县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X的建设、意识形态和ZZ巡察,通过绩效考核推动“ 两个纳入” 工作机制有效落实。严格对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修改完善大通县民族团结进步目标考核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形成X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从“ 心” 着力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一张张鲜艳的石榴剪纸、一幅幅充满童心的爱国画作、一首首经典的爱国歌曲,走进大通县园林小学,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扑面而来。 “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园林小学校长张文华说。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通县委理论中心组、各级X组织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专题宣讲、交流研讨等 20 余次,县委常委会首次对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共 75 名同志开展创建工作应知应会闭卷测试,并进行现场阅卷评分,进一步提高“ 一把手” 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大通县委X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X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全力开展大通县民俗博物馆、 大通县第四完全小学、大通县税务局、广惠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建设,创新打造多层次、多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馆和首家教育系统“ 石榴籽” 数字媒体课堂。
近 3 年来,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 4 期 300 余人次,5 万余名各族干部群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众参与问卷调查、线上培训、测试答题等活动,编印发放宣传资料 10 万余份,媒体播放量达 200万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00 余场。
总结提炼全县创建工作的亮点成效、 做法经验和示范典型, 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该县先后有 18 个基层创建单位荣获国家和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荣誉, 12 个集体和 45 名个人被表彰为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该县选树打造的一批示范典型充分发挥引领带动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夯实了创建基础。
巩固成果 让“ 石榴籽” 抱得更紧
从漫山“ 花儿” 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到亲如一家人的桥头铝电社区,从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