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云南日报/2023 年/9 月/26 日/第 008 版绿色普洱
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建设现代化美丽新边疆
本报记者 沈浩 胡梅君
普洱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的殷殷嘱托,以“ 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建设现代化美丽边疆” 为主题,紧扣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X建强 6 个方面 19 项指标,团结带领各族X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市 44 个边境村如期启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三年来,一个个边境村焕发新颜,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锦绣河山上,不断谱写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新时代绚丽画卷。
实干兴边 建设美丽家园
“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 20 世纪 60 年代,西盟佤族人民开创新生活的喜悦,随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声传遍全国。如今,伴随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曾经“ 一步跨千年” 的阿佤人民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响彻边疆。
“ 以前村里是土路,孩子上学、出门看病都不方便。现在盖起了新房,通水通电通路,以前想都想不到。” 西盟县永俄寨村民岩成说。
普洱市坚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两个融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盯水电路网建设,加快补齐制约边境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规划建设项目 2095 个,计划总投资额约 19 亿元。
全域推广“ 绿美+产业” 发展模式,内塑“ 绿美小家”、外树“ 绿美大家”,积极谋划实施拆违拆丑、人畜分离、“ 两污” 治理等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创新探索出“ 政府建设+企业运作+村民参与” 的农村生活垃圾收储转运模式,“ 村规民约+奖勤罚懒” 的自我管理机制,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精心打造出江城曼滩、澜沧阿里上寨、孟连陇海、西盟永不落二组等 20 个示范村寨,带动引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44 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实现一天一个小变化、一年一个大变化、三年一个大变样。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产业支撑是关键。立足边境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普洱市聚力提升茶叶、咖啡、橡胶等传统产业,做强坚果、肉牛等优势产业,做优牛油果、柠檬、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探索“ X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 大基地+小农户” 等多种经营模式,横向纵向延伸产业链,有序整合特色产业、边境旅游、边民互市、民族文化等资源,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目前,全市边境四县“ 一县一业”、沿边地区“ 一村一品” 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44 个沿
边行政村(社区)人均经济作物面积达到 6.58 亩以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均达到 10 万元。
团结稳边 维护民族团结
“ 采摘的时候第一刀剪长一点,第二刀到果蒂这儿留一毫米⋯⋯” 金秋时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坚果进入采收季,在景信乡回俄村拉祜族村民张石的坚果地里,他家的“ 宾弄赛嗨” 婻宝正在帮助他和家人学习标准化采收规范。
“‘ 宾弄赛嗨’ 是傣话,‘ 宾弄’ 意为亲戚,‘ 赛嗨’ 意为朋友,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 婻宝是村里的傣族,她在自家咖啡地里套种了 25 亩坚果,是村里的种植能手。看到坚果的增收前景,2016 年她果断帮助自己的“ 宾弄赛嗨” 户张石家发展坚果种植,并不断与他分享种植经验。
张石开心地说:“ 一开始我家的产业比较单一,只种了甘蔗,后期经过我的‘ 赛嗨’ 户帮扶,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种起了坚果、咖啡、花生、茶叶,这几年,经济效益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