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科学导报/2024 年/12 月/3 日/第 B03 版理论学术
关于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研究
中共运城市委X校 姚芬
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重大意义
1.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理论渊源
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是哲学的基本命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一致性和多样性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对立面,二者之间实际上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就统一战线来说,正是有了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一致性, 统一战线才能够存在, 也正是因为有了各种社会力量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的多样性,统一战线才需要巩固与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因而,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把握住这一矛盾的变化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做好统战工作。
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人讲究“ 以和为贵”,崇尚的是和合文化,其中的“ 和” 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合文化不是不承认冲突和矛盾,恰恰相反,是在承认冲突和差异的基础上,坚持求同存异,通过合理斗争,推动新事物的发展,这与统战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力量的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的“ 和而不同” 思想也体现着对于“ 多样性” 的包容与兼顾。孔子认为“ 君子和而不同”,主张的是万物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人与人存在差异却又不相互冲突,讲的就是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作为一种理想状态,“ 和而不同” 要求的就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矛盾之间的相互协调。
2.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是历史经验的把握
从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来看,一部统战史,就是一部形成、巩固、发展一致性,尊重、包容、引导多样性的历史。什么时候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处理得好,我们的事业就向前推进,反之则会遭受重重困难。例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片面强调一致性,追求纯而又纯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最终导致红军被迫长征,损失了 90%革命根据地,我们付出了惨痛教训。毛泽东一生中曾多次总结瑞金时代的“ 左” 倾错误,真理不在于“ 清一色”。
当然,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处理得好,我们的事业就不断壮大。例如,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就是统一战线中寻求一致性、包容多样性的典范。在华北事变后,阎锡山在日本侵华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中动摇,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联合阎锡山成立牺盟会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戴的是“ 阎锡山的帽子”,牺盟会所属的“ 山西新军” 还使用的是阎锡山部的番号和军饷,这一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在X内饱受争议。这种形式似乎并不那么“ 单纯”,但实际上我们借此发动了群众、建立了武装、掌握了政权,不仅歼灭了大量日伪武装力量,更是获得了在一个省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全局的ZZ局面。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的胜利,一部人产生了骄傲的情绪,认为民主X派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没有存在的必要。毛泽东用“ 一根头发” 和“ 一把头发” 的辩证关系在X内明辨了是非,强调民主X派是一把头发的作用,我们要尊重他们,平等对待,这才凝聚了人心,汇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合力。在X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快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调动更多的积极性,团结更多的人。在 1979 年春天邓小平特意邀请五位原工商业巨子吃火锅的时候,提出“ 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这才彻底打消了工商业者的思想顾虑,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打开了禁区,从此开启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统战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就可以得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X和人民事业成败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的关键,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