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2 年/11 月/23 日/第 005 版要闻
名列 2021 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榜首——
嘉兴这个第一是怎么炼成的
本报记者 郁馨怡 共享联盟· 嘉兴卫健委 谢震宇 李岳峰
取号、远程就诊、配药一气呵成,日前,家住嘉兴市南湖街道桂苑社区的王奶奶,不到 10分钟就在社区门口的 5G 云诊室完成慢病复诊。如今,这样便捷的健康服务场景已融入嘉兴市民的日常生活。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1 年,嘉兴人均预期寿命 82.68 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
39.36%。近日,2021 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名单出炉,嘉兴名列第一。这个“ 全国第一”是怎么炼成的?居民的获得感如何?连日来,记者深入嘉兴城乡各地实地采访调研。
居民家门口拿到特需药
建成 15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 家门口也能配优甲乐了,便当咧!” 家住嘉善县罗星街道龙鼎御园的任阿姨甲状腺切除后,长期服用优甲乐,以往配药都要去嘉善第一人民医院,来回起码半天。龙鼎御园巡回医疗点开诊后,她特需的优甲乐可以由巡回医疗点的医生帮忙从嘉善第一人民医院带来,免去她来回跑的辛劳。
这样的巡回医疗点,嘉善县已累计建成 30 多家,后续还将逐步推广。“ 到 2025 年,全县计划建成 200 家以上巡回医疗点。” 嘉善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孔垂峰说。
看病配药,就像买柴米油盐一样方便,嘉兴市民步行 15 分钟就能到达方便的医疗点。“ 让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高基层百姓的幸福感。 ” 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老龄处处长秦凤艳表示。目前,全市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721 家,已全面建成“ 15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率达 100%,同时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培养,开展“ 两慢病” 医防融合改革等,构建起“ 立体式” 医疗健康服务网。
健身还需健“ 心”。嘉兴还在全国首创以“ 嘉心在线”“ 健心客厅” 为基础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700 余名心理顾问和近百名国内专家入驻“ 嘉心在线”,累计服务群众 2.3 万人次;在“ 城市书屋”、X群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嵌入“ 健心客厅”,让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数字为医疗注入新动力
远程协同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543 人
仅用 5 分钟就完成溶栓治疗,这事放在一年前,南湖区中心医院新丰院区的医患根本不能想象。
日前,家住南湖区新丰镇的鲁先生突发疾病被新丰院区急诊科收治,确诊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梗病人来说,每延迟 1 分钟溶栓,就会增加一分危险。南湖区中心医院立即借助搭载在急诊抢救室的 4K 高清摄像头,开通 5G+智慧医联体远程诊室,快速连接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在市二院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