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彦淖尔日报(汉)/2022 年/10 月/1 日/第 003 版民生社会
为了百姓病有所医
——我市医保惠民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杨志利
近年来,我市医保部门主动作为,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构建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医保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扎实做好医保扶贫工作,全市医疗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应保尽保 织密医疗保障网
我市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公平适度待遇保障机制日益完善,落实
重大疫情医疗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医保制度,织密医疗保障网。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制度;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乡医疗救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三重保障” 制度框架基本建成。2021 年,我市基本医保参保 150.08 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 23.98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126.10 万人,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达 97.54%,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7%和 66%。
我市落实“ 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将卫健部门“ 两病” 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2022 年上半年,“ 两病” 门诊用药保障工作惠及 16.7 万名患者,基金支付 1219.4 万元。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年度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累计达到 1000元,政策范围内费用三级医院报销 60%,二级及以下医院报销 65%,退休人员提高 5%,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同时,逐步改革个人账户计入办法,稳妥推进个人账户改革。认真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推进公平适度保障。
实行“ 两个确保” 政策,加大医保基金预拨力度,及时结算医疗费用,支持医疗机构平稳运行;积极推行“ 不见面办”“ 延期办”“ 放心办” 等经办服务模式,确保疫情期间服务群众不断线;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和缓缴政策,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费用保障工作,多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有效发挥医保制度“ 定心丸” 的作用。
深化改革 增强群众获得感
深入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推动谈判药品落地,推进 DIP 支付改革工作。我市医保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6 个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2 个批次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我市落地执行,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 58.35%,为参保群众节约资金约 2139 万元,心脏支架、人工晶体、冠脉扩张球囊和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分别达 93.7%、55.8%、89.9%和 82%。调整人工关节置换相关手术等项目价格,提升医务人员劳务价值。门诊特殊用药实现“ 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