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邯郸日报/2022 年/4 月/13 日/第 001 版
把使命落在一线岗位上
——记带领核酸专班支援鸡泽的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保文
邯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荣志晴
“ 能不能不采访报道我,讲讲在抗疫前线的核酸采集队伍吧,我们 1830 名采集人员工作难度、风险都太大了⋯⋯” 这是记者在采访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保文时,他数度哽咽着说出的话。
马不停蹄奔赴一线
今年 55 岁的赵保文自 4 月 1 日支援鸡泽,带领核酸专班进行全鸡泽县域的核酸检测工作以来,昼夜不停地工作、背负着的巨大压力,让他积劳成疾。8 日下午,他突发急性肠胃炎晕倒在洗手间里。
4 月 1 日早 8 点左右,还在市卫健委办公室的赵保文突然接到通知,要和同事立即出发支援鸡泽。来不及收拾个人物品,什么也没带的他就坐上了开往鸡泽的车。从市区到鸡泽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赵保文和同事一边商量初步支援方案,一边紧急通知各县协调医护人员准备赴鸡泽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疫情来势凶猛,鸡泽虽已开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但如何调配资源,完成全县域核酸检测,保障鸡泽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同时防止疫情外溢,仍是个严峻的挑战。赵保文和同事自 1 日到达鸡泽后,立即和县卫健局核酸专班合并开展工作。
“ 全县域核酸检测是个系统工程,如何将这个系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是我们头三天最大的挑战。 ” 赵保文告诉记者,核酸检测工作有两大块任务,一个是采集,另一个是检测。如何合理调配全市采集人员,利用好全市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出采集结果,再筛选和比对出异常样本,分析数据、核实异常人员信息,最后再将问题汇总上报,这是赵保文带领的核酸专班每天要做的具体工作。任务艰巨,时间又紧迫,为了早点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恶战,赵保文和同事在支援的前几天几乎没有时间睡觉和吃饭。
将资源合理分配,让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开展,是个耗时又耗力的细致活儿。核酸专班从 11个县(市、区)和三个市内公立医院抽调了 1830 人组成采集队伍,又联系了十几个县区医院的实验室来负责检测。 “ 抽调过来的同志,要具体去哪一个乡镇、哪些社区、哪些村,再如何和鸡泽县域内当地基层干部对接,将采集样本快速统一转运到核酸检测实验室,这其中每一个细节我们都需要考虑到,并保证有效执行才可以”,赵保文告诉记者。
一直忙碌到 4 日,几乎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赵保文及同事才有时间睡了一觉。记者问每天能睡多长时间,赵保文回答道:“ 整个工作流程忙完,基本上要到第二天凌晨 3 点,有时候到四五点了。” 记者又问什么时候需要起床,得到答复是“ 每天早晨 6 点必须要起床,这个时间点正是全县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随时待命”。赵保文又补充道:“ 每日流程完成,并不代表工作就结束了,有时候也会有电话打来需要立即处理问题,谁也不能保证每天就能躺下来睡一两个小时。” 上午 10 时全县域内的核酸采集工作基本完成。转运工作又开始了,车辆从鸡泽各个角落出发,赶往县内、兄弟县、市内主城区核酸检测实验室;下午各实验室每一小时就上报核酸检测结果,核酸专班及时分析数据,确保全县 25 万份左右检测样本在统一时间出来结果⋯⋯一直到次日凌晨 3 点,每天都如此循环,赵保文的身体早已严重透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他,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感知自己的身体状况。
敢于担当生命之重
4 月 8 日下午,正在工作的赵保文突然感觉肠胃不适,意识到身体不对劲的他立即向洗手间
第 1 页 共 2 页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