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健康报/2023 年/9 月/19 日/第 004 版新闻
一家企业办医院的蜕变之路
——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之际
本报记者 张晓东
近年来,一些企业办医院受运行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人才流失、发展空间受限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缓慢。1958 年建立的银川铁路医院也曾面临诸多困难。不过,在几经沉浮后,医院用 5 年时间实现华丽蜕变。
从企业办医疗机构到自治区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从连年亏损、举步维艰到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人才严重流失到部分科室一床难求,这家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在于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而这一切要从 2021 年其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说起。
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以差异化突出重围
银川市火车站向西 200 多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傲然挺立。这家医院的曾用名为银川铁路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铁路职工。2004 年,医院移交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管理,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那时,医院内外部环境严峻。在内部,与许多企业办医院一样,从铁路部门剥离后,医院发展受限,入不敷出,人员流失,运行艰难;在外部,周边环绕 4 家三甲医院,竞争激烈,发展异常艰难。
2019 年,任宏新担任院长一职,下定决心带领医院突出重围。之后,医院领导班子遍访各临床科室,并多次组织召开职工大会,集体商议医院未来出路。最终,领导班子确定,医院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在接下来的 2 年,全院干部职工撸起袖子埋头干。2021 年上半年,医院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半年晋级三级医院。今年,医院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组现场核验。
企业办医院要发展必须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从西医医院到中西医结合医院,改变的不仅是名称,还有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为了挖掘中医、西医优势,医院探索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组织中医、康复、药学、营养等学科会诊和查房,提升急危疑难重症中西医结合综合诊疗能力。
与此同时,医院制定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45 条,不断规范诊疗行为;创新建立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并在各专科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进一步扩展中医药服务覆盖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多中西医结合诊疗选择;推广使用协定方 81 个,中药使用量逐年提升。在治未病方面,医院定期到乡镇和社区提供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和技术指导。
医院门诊中药处方量、中药饮片处方量、出院患者应用中药饮片人数均逐年上升。截至 2023年 7 月 31 日,门诊中药处方量占比为 40.17%,门诊中药饮片处方量占比为 30.24%,中药饮片住院患者使用人数占比为 87.4%,非药物中医技术住院患者使用人数占比为 90.7%。
如今,医院年门诊量超过 27 万人次,年住院量超过 1 万人次,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口碑持续向好。医院成功创建银川市“ 120” 急救分站、全区职业病体检指定医院、银川市工伤定点医院。
短短 5 年时间,医院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系统标兵。在 2020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直公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中,医院排名位列第三名。医院X委连续 5 年获先进基层X组织称号,先后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院务公开民主管理 A 级示范单位、全国健康促进医院、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X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中西医并重显特色
专科影响力大提升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守正创新,以“ 提升解决疑难疾病能力、促进临床科室水平、提升科室影响力” 为发展目标,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优势,将研究成果用于临床。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自 2017 年以来,医院招聘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高层次人才 15 人,柔性引进博士研究生导师 7 人,选拔 2 名首席专家、5 名青年拔尖人才及 10 名骨干人才。
在专科建设方面,医院省级重点专科数量由 2019 年的 1 个增至 2023 年的 9 个。目前,疼痛科被评为自治区级优势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被评为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急诊科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骨科、皮肤科、针推科、消化科、心血管内科获评京宁合作中医重点专科。
其中,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早建立重症康复病房的科室, 重症医学科探索推行一系列举措。据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涛介绍,科室不仅把早期床旁康复融入急危重症患者管理,还建立了“ 重症治疗—重症康复—加强康复—慢病康复” 一体化诊疗模式,实现重症康复患者诊疗的无缝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