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临汾日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4 版健康专刊
增进民生福祉 书写健康答卷
——我市卫生健康系统扎实开展“ 冬季行动” 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李静
健康无小事,事事关民生。
自全市“ 冬季行动” 启动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在着力保障和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上下功夫、出实招,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连续性和舒适性。
打造“ 15 分钟就医圈”、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冬春季健康知识普及、业务能力大培训⋯⋯一项项行动有力有为,各项工作见实见效,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了新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拉满“ 进度条” 跑出“ 加速度”
“ 优化市区医疗布局、打造 15 分钟就医圈” 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市“ 冬季行动” 的一项重点工作。市卫健委将此作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头等大事,按照在市区“ 东西南北中” 各设置一所三级综合医院的整体布局,全力推进 8 个重大工程项目。
1 月 30 日,在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综合楼项目施工现场,焊接声、切割声与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防火窗、医用气体、暖通安装工程。该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也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配套项目,目前已提前完成既定目标,预计今年 6 月基建交工。项目建设按照“ 平战结合” 的原则,“ 平时” 作为呼吸和消化疾病的治疗中心,“ 战时” 转换为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市及周边地区群众。
同样作为省级重点项目的市中心医院门诊住院楼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已提前 3 个月封顶,顺利进入室内装修阶段。二期工程将在春节后开工,与一期工程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建成一座门诊、住院、医技全覆盖的现代化建筑,有望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将切实发挥该院在全市医疗布局中的“ 中心” 作用,形成区域内具有较强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优质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高地。
与此同时,位于尧都区尧庙镇杜村的市急救中心建设项目也在快马加鞭建设中,主楼桩基施工已完成 100%,目前正在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基础挤密系数检测。第三方检测公司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复合地基进行检测,认真分析、处理每一组数据,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下一阶段的主体和基础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市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 拿证即开工”,1 月 31 日取得基坑施工许可证后,就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作业。目前,基兆临建已拆除完毕。市中心血站、市中医医院、市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市疾控中心 4 个异地新建项目正全速推进,不断刷新着“ 进度条”。
打造“ 15 分钟就医圈” 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广大群众最为关心和关注的一件大事。市卫健委抢抓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结合实际、统筹谋划,成立工作专班,制定“ 冬季行动” 任务清单,持续完善细化各项措施,严格实行周调度、周报告等相关制度,全程跟进各项目进度和建设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卫健委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采取专题协
第 1 页 共 3 页

调会等方式,一事一议,速商快办,及时解“ 难点”、疏“ 堵点”,做到精准发力、逐项突破,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向前向快, 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不断健全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覆盖面,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下足“ 硬功夫” 提升“ 软实力”
优质的医疗服务、良好的就医体验,是广大群众的期盼与追求,也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持续
奋进的方向。
几天前,来自襄汾县的赵女士因膝盖疼痛,慕名挂了市中心医院骨科专家号,做了相应的检查。隔天,检查结果出来后,她直接找到那位医生复诊,很快就根据诊断办理了住院手续。根据该院实施的“ 一次挂号管三天” 服务新举措,赵女士三日内(含就诊当日)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携带同一疾病检查检验结果复查时,不再重复收取挂号诊察费。目前,全市 25 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这项服务,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实惠。
办好“ 小事情”,服务“ 大民生”。市卫健委组织全市公立医院开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专项行动,聚焦诊前、门诊、急诊、住院、诊后全程体验,实施了一项项优化服务举措,精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针对患者不同医院看病重复检查问题,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积极推进“ 一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服务。针对患者办理入出院流程繁琐的问题,推行入出院“ 一站式” 服务。同时建立预约诊疗制度,畅通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络预约等预约途径,为老年人、军人、残疾人、孕产妇等提供优先号源和绿色通道。针对患者看病缴费支付渠道复杂、线下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推进就医支付“ 一网通” 服务,真正实现让“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针对疑难复杂疾病患者需要多专科就诊的问题,推进多学科(MDT)“ 一体化” 诊疗服务,集合多学科优势开设特色门诊,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针对手术患者住院问题,推进“ 一提前” 服务,进一步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入院等待时间。同时,全力建设网络体系健全、急救站点布局合理、硬件配置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网络,持续优化院前急救服务流程,提升“ 120” 呼叫定位精度,探索建立“ 三通三联” 一体化救治模式,极大缩短了急救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为传承和弘扬石兰峰精神,广泛宣传我市优秀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市卫健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