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光明日报/2024 年/3 月/28 日/第 008 版教科新闻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国家卫健委介绍 2024 年卫生健康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金振娅
3 月 27 日,在国家卫健委“ 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主题系列发布会上,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 创造性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是 2024 年卫生健康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米锋表示,当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办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 集中示范活动暨“ 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 活动,就是把“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月度人物志愿服务总队送到基层,通过专家义诊、医学咨询、健康科普,深入医疗机构进行带教查房、业务讲座,把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典型要宣传好
更要发挥好作用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目前推出了上千位“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以及各地的卫生健康先进典型。
“ 典型要宣传好,更要发挥好作用。” 米锋指出,2018 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组织先进典型开展“ 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 活动。据介绍,该活动开展以来,成立了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和心理健康教育分队。同时,四川、河南、新疆、宁夏、广东等地先后启动“ 万名医护走基层”“ 健康中原行· 大医献爱心”“ 边关万里行”“ 健康山海情”“ 健康岭南行” 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还有多支分队正在筹备中。
国家卫健委组织的 22 场“ 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 活动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福德参加了 13 场。在他看来,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投入的不断增加,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设备投入等有了明显改善,这有助于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水平。 “ 在义诊中,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更多病人送去希望和帮助,更能从中感受到做医生的价值和意义。”
针对群众需求
有效调配专家资源
“ 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 活动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一种典型方式。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当地民众的健康素养?米锋指出,要针对各地群众需求和地方疾病谱特点,有效调配专家资源,促进义诊学科分布更广、针对性更强。
“ 每次活动之后,专家都会跟当地医务工作者建立工作联系。比如专家在进村入户的时候,都会请签约村医一同前往,详细了解患者情况,让村医能够掌握更好的诊疗思路。 ” 米锋介绍,现场义诊还会采取“ 1+1” 模式,每位专家都会安排一位当地医生配合。
据介绍,“ 万名医护走基层” 已成为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活动。四川省卫健委主任徐斌介绍,四川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