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吴忠日报/2025 年/1 月/7 日/第 004 版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吴忠篇章
打造聚才“ 强磁场” 释放发展新动能
——吴忠市人民医院以人才赋能医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吴海燕 见习记者 王思远
人才队伍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吴忠市人民医院牢固树立“ 大人才观”,认真落实“ 智汇吴忠 1345 行动” 部署要求,坚持“ 人才兴院,人才强院” 战略,以三甲医院评审为契机,以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用医院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人才支撑。
“ 引” 字为先 广纳贤才 让“ 金凤凰” 常来常有为
2024 年 4 月 20 日,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吴忠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郝盼盼领衔的医学创新团队与山东大学合作解决了 SGLT2 抑制剂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难题, 填补了吴忠市医疗卫生领域的此项科研空白。 “ 研究成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为其临床诊疗指南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郝盼盼说。
中央博士服务团在吴忠落地开花是吴忠市人民医院大力引进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夯实医疗基础的生动缩影。去年以来,吴忠市人民医院以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跨省高水平医疗合作。其中,该院心血管内科成立“ 郝盼盼医学创新工作室”,外聘专家贾绍斌被评为“ 吴忠市特聘专家”,申报的“ 心血管危重症救治中心专业技术能力提升项目” 获批 2024 年第一批吴忠市级人才项目。并借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折剑青博士工作室合作协议、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贾绍斌教授工作室合作协议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博士的医学创新专业能力,持续推进心血管内科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方面成效明显。
筑巢引凤、广纳贤才。吴忠市人民医院深化柔性引才计划,不断拓宽渠道,切实抓好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推动引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加强人才引育“ 带土移植”,打造人才“ 磁场”,让更多的专家和人才为该院所用,让吴忠市医疗卫生发展硬核升级。
“ 周主任,该孕妇贫血,肺部感染严重,心肌酶、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均明显异常,多脏器功能损害,血压持续低,呼吸过快,初步考虑为脓毒血症⋯⋯”
2024 年 8 月,接到消息后,吴忠市人民医院产科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方案,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具体的诊疗方案,进行相关检查。随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帮扶专家周娟成功实施剖宫产手术,孕妇顺利分娩。终止妊娠后,周娟还带领科室医师不断调整治疗手段,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经过 9 天全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身体恢复良好,复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近 5 年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派 32 名副高及以上技术骨干、医学博士担任吴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产科、普外科执行主任,实行双主任管理机制,全面负责科室的医疗、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为吴忠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针“ 强心剂”。
“ 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技术优势、专业优势、科研教学优势,在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 传帮带’ 作用,在学科建设、科室管理、医院发展上传经送宝、建言献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周娟说。
第 1 页 共 4 页
在“ 沪宁”“ 京宁”“ 闽宁” 合作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晓生博士团队、中日友好医院郭万首教授、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牛应林、李钧等 24 名区外医学专家定期来吴忠市人民医院开展学科指导,通过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疑难会诊等方式为消化内科、普外科、骨科等科室系统培训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该院还持续强化区内大三甲医院的战略帮扶合作,与 62 名区内专家签订协议,点对点交流指导,在“ 传帮带” 中提升医疗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真正留下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