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经济时报/2025 年/1 月/8 日/第 001 版
医疗卫生强基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有“ 医靠”
本报记者 郭锦辉
“ 基层医疗条件正变得越来越好。小病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又省钱。” 山西省太原市市民李女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现在,医院就诊流程正变得更加数字化,挂号比以前更加方便。部分常见疾病在基层就能得到诊治。”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连日来,很多人都注意到 2024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 2025 年要抓好的这项重点任务。2025 年,更多惠民举措将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医疗扩容下沉助力“ 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村卫生室进医保、大学生村医入编、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种类、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和省级巡回医疗全面推开⋯ ⋯ 2024 年,卫生健康领域的一批创新性、普惠性、兜底性举措努力实现看大病不出省、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这是一组加快推动医疗扩容下沉的沉甸甸数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日前在国新办
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2024 年,我国支持高水平医院布局建设 125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
100 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更新 CT、B 超、血液透析等医疗设备;实施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改造升级 2—3 人间病房 3 万间。
全区 5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18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设中医药服务⋯ ⋯ 如今,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服务已经实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全覆盖。这让不少人感叹:医在朝阳,很“ 中” !与此同时,朝阳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开设专家门诊等方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离群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