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通辽日报/2025 年/1 月/4 日/第 001 版
踏歌而行 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我市 2024 年文旅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聂红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过去的一年,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北疆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效能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加强,文旅产业发展稳步上升⋯⋯扎根于科尔沁历史文化沃土,我市一路踏歌而行,在“ 文化强市” 强力推动下,一曲曲文化之歌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既是它的印记,更是精髓和灵魂。文化如绵绵细雨,于静默中润泽民心。城市处处流淌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处处展现着文化迸发出来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精品奏华章, 佳作竞涌现。 2024 年, 我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疆文化” 等主题新创文艺作品 200 件以上,精选优秀作品 20 件进行谱曲创作,邀请艺术评论家发表评论文章 20 篇。《荞麦花开》等精品剧目获自治区艺术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音乐会《春风十万里》荣获第六届内蒙古舞台美术“ 金牛奖” 音响技术奖和舞美管理奖,《彩云飘落的地方》荣获“ 戏剧中国” 歌舞剧类最佳剧本殊荣。
文化交流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地域的人们,促进了各地人民的友谊与合作。2024 年,各级乌兰牧骑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交流演出 75 场,邀请“ 文华奖” 获奖作品《骑兵》《小镇》等来通辽交流演出 7 场,舞蹈《安代》受邀参演央视 1 套《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 、十四冬开幕式等全国重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