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汕尾日报/2022 年/8 月/1 日/第 003 版城区新闻
基层治理“ 强” 起来 服务群众“ 实” 起来
——红草镇“ 一中心四平台”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纪实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近年来,城区红草镇坚持以X建引领,奋力打造新时代“ 枫桥经验” 红草样板为目标,理顺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乡镇体制改革“ 后半篇文章” 工作,借助“ 一中心四平台” 高效运转良机,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基层治理“ 强” 起来、服务群众“ 实” 起来。
高位推动布新局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基层是X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然而一直以来,镇街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有效打通基层治理“ 最后一公里”,成为基层X政一直思考的问题。 “ 改革前,我有四点最深的感触,一是审批事权受限,有事办不成;二是执法体制受限,有劲使不上;三是指挥体系受限,急事响应慢;四是工作格局受限,矛盾化解迟。”城区委常委、红草镇镇委书记刘礼泽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 老大难” 问题,红草镇按照市委、城区委部署要求,结合“ 田字型” 基层治理体系构建,打造了“ 一中心四平台”。
记者了解到,“ 一中心四平台” 指的是以镇街X委为中心,建立镇街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四个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平台。四个平台由镇街相关X政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村(居)民、群众代表组成,为镇街X委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公共服务委员会主要提供便民审批服务;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主要解决‘ 看得见管不着’ 问题;应急管理委员会推动构建‘ 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 体系;综合治理委员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刘礼泽说。
该镇围绕增强ZZ功能和组织力,突出X委领导核心作用,把X支部建在平台上,把服务延伸在平台外,聚焦ZZ、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 六大建设”,将“ 一中心四平台” 建设成为“ 田字型” 基层治理体系的镇级枢纽。在重塑了镇、村、组横向三级基层治理架构的同时,建立起了与人民群众密切连接的桥梁纽带和前沿阵地,充分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
治理服务全覆盖
该镇把综合治理委员会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和构建“ 田字型” 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把综治中心、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职能融合到其中;在全镇范围内划分出 15 个中网格和 50 个小网格,并招聘选拔了 52 名网格员,将网格内的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和重点场所、部位等信息都纳入到“ 民情地图” 中;层层落实镇、村、X小组三级X组织的主体责任,做到网格化建设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由数字赋能网格,组织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走访巡查, 并把工作记录通过手机端上传到民情地图工作站, 实时更新和分析,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为现代化基层治理提供清晰的数据支撑,使网格化体系得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