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山西经济日报/2023 年/5 月/27 日/第 004 版特别报道· 金融
壶关县龙泉镇:铆足干劲发展村集体经济
本报记者 杨素英 通讯员 崔前军 张明举
连片的蔬菜大棚、醒目的X群服务中心标牌、不时有人放飞的航拍无人机⋯⋯从一个走过路过、经常错过的“ 小透明”,到如今成为全县关注的焦点,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引来了“ 高流量”。
石堡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壶关县龙泉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 缩影”。
龙泉镇是壶关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ZZ、经济、文化中心,辖 51 个村、3 个社区,常住人口 16 万余人。
总结他们的“ 发展要诀”,就是“ 三强”:强在发展环境突破上,强在加速度追赶上,强在竞争力提升上。
强在发展环境突破上
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龙泉镇始终以X建为引领、以发展为核心、以高质量为目标,不忘为
民初心,主动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 多业并举、共同富裕” 壮大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之路。
搭好平台,解决谁来主导的问题。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龙泉镇推行了“ X委领导+企业带动+村级实施” 的发展模式;成立了X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释放各类“ 沉睡资源” 活力,激活各类特色要素的潜力,全过程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把方向。
盘活资产,解决靠什么经营的问题。村村把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作为重点任务来抓,通过“ 清、化、收” 专项行动,摸排清理闲置的集体资产资源,建立“ 三资” 台账,通过变闲置资产为现金、以项目资金“ 滚雪球”、用服务能力“ 赚外快” 的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落实责任,解决谁来领办的问题。制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坚持“ 一村一规划、全镇搞优化”。推行“ X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能人大户+农户” 的发展模式,把 84 名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 两委” 班子中,领办专业合作社 69 个,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 112 个。
探索模式,解决如何经营的问题。龙泉镇坚持因村制宜、分类发展,对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优势明显的村,采取“ 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物业租赁型、旅游生态型” 经营模式,重点培育商贸物流、地产开发、电子商务、光伏发电、陶艺石雕、食品加工等 10 大产业。其中,郭氏羊汤、豆豆食品、紫团食用菌、醋泡黑豆、迎乐豆王、欢掌底羊肚菌、小山南酒缸等特色品牌成为典型。
对集体资产小、资源少、资金短缺的村,采取土地流转型、入股分红型、劳务服务型、村庄整治型运营模式。刘寨村、欢掌底村等村,积极创办农家乐、生态采摘、民宿等产业,壮大旱地西红柿、花卉、无花果、草莓、中药材等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大的特色产业,走“ 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子。
强在加速度追赶上
推动村集体发展经济驶入“ 快车道”
龙泉镇X委书记王磊常说:“ 群众的‘ 幸福指数’ 取决于集体经济壮大的‘ 速度指数’ 。”
石堡寨村是一个合并村、城边村,是“ 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 我们村原来没有主导产业,就是传统种植。高质量发展,只是想一想。唯一的资源就是土地,但却不成片。” 村X支部书记刘建平说。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