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4 年/1 月/23 日/第 004 版市县动态
济源克井镇 奏响产业富民曲 走好乡村振兴路
本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李苗苗
济源克井镇枣庙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庄,为带动群众创业致富,促进产业振兴,近年来,村支“ 两委” 团结一心,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X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因地制宜, 重点培育冬凌草和薄皮核桃等主导产业, 通过多年的努力, 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23年,枣庙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 93.66 万元,经营性收入 13.49 万元。
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发展目标
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枣庙村依据资源优势,积极寻找增收致富的
路子,2005 年村干部带头在自家责任田适种冬凌草,每亩收入 2000 元,比传统小麦、玉米增收
1 倍以上,且具有管理简单、投入少、成本低、收益高等优势。
枣庙村人工培育野生冬凌草大获成功, 为大面积推广冬凌草带动群众增收创造了条件。 为此,该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成立了济源市克井镇枣庙冬凌草专业合作社、济源市枣庙农林专业合作社、枣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先后和济世药业、安阳华安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药厂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采取村支“ 两委” 引导,以“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 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证” 的五统一服务,克井枣庙所产的冬凌草甲素、乙素含量全国最高,获得了河南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 国家地理标志” 认可,以优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合作社社员从建立之初的 5 户发展到 500 多户,农户入股分红,达到老百姓实际增收的目标。
打造精品园区,壮大主导产业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枣庙村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整合全村人力、土地、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着力打造枣庙冬凌草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直接带动 300 余户农户从事冬凌草种植、生产和加工产业,冬凌草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投资 2000 余万元打造精品园区,完成道路硬化 7200 米,建设加工场地 1200 平方米、蓄水池 3 座,铺设灌溉渠道 5030 米、地下输水管网 2600 米,新建节水喷灌示范田 100 亩;园区配备冬凌草打包、分装、炒茶等设备,注册了“ 圣冰”“ 枣庙” 商标,冬凌草产品由原来单一品种发展到冬凌草干草、原叶(晒干)嫩叶和花(鲜叶)及清炒茶等系列产品,实现多向发展,提高了冬凌草附加值,增加了冬凌草市场竞争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