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重庆政协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13 版
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加油干 2024 两会特刊
重庆消防这五年
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
五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 对X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四句话方针,改革建设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助力重庆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
ZZ建队锤炼过硬本领
五年来,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按照X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边转制、边建设、边应急,积极稳妥完成 3989 名指战员身份转改、职级套改、授衔换装、落编定岗等工作。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特殊关爱,工资待遇、人员招录等职业保障优待政策全部落地。
坚持ZZ建队根本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扎实开
展主题教育、改革整训,确保队伍绝对忠诚。
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新定位,锤炼过硬本领,提升专业能力,保持 24 小时驻勤备战,闻警即动、冲锋在前、敢打必胜。五年来,全市消防灭火救援日均出警量 200 余次,先后有 1 名同志被评为烈士、1 名同志因公牺牲,多名同志因战负伤,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X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队伍各级涌现出一大批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典型: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援站袁建兰、特勤支队晒光坪站杨定豪被评为“ 中国消防忠诚卫士”,沙坪坝区磁器口消防救援站张海洋被评为“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水上支队太平门站马建辉被评为“ 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0 名同志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
持续推进“ 三大体系” 建设
五年来,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持之以恒提升“ 全灾种”“ 大应急” 综合救援能力水平。改革转制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紧紧围绕战斗力这个核心,抓基层、打基础,持续推进指挥控制、作战力量和作战保障“ 三大体系” 建设。
围绕“ 一盘棋、一张图、一键式” 功能建设消防指挥控制体系。持续深化指挥系统“ 一短三快” 初战机制改革,优化完善“ 初战按编成、增援按编队、补充按需求” 调派模式。研发运行智能接处警、消防“ 哨兵” 瞭望、消防车联网和灾情回传等 4 个系统和 1 个战力管理模块,实现实时监控、灾情共享、远程指挥等辅助功能全覆盖。推动将“ 高楼消防” 应用纳入数字重庆建设“ 一本账”,研发灾情回传、水源管理、违停车辆查询等近 20 款程序,建设消防政务云、数据治理、应用支撑 3 大平台,汇聚公安、气象、水利等多部门信息要素近 16 亿余条,全面增强调度指挥辅助决策能力。
围绕“ 集成化、专业化、机动化” 方向建设了作战力量体系。改革转制后,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强能,从处置“ 单一灾种” 向“ 全灾种、大应急” 转变,救援职能大幅拓展。根据重庆典型灾害特点,在全市划建 6 个灭火救援片区,布点组建建筑、化工、森林、地震、水域和雨雪冰冻等专业救援队伍 270 余支, 体系化配备人员车辆装备, 建立健全片区指挥长轮值、联勤联训联战等机制,建强了特勤、机动、水上、轨道等 4 支直属力量,逐步成为全市灭火救援的“ 尖刀” 和“ 拳头”。先后成功处置 2020 年渝北区“ 1.1” 加州花园火灾、2021 年两江洪峰过境、2022 年武隆区“ 1.7” 建筑倒塌及系列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围绕“ 全灾种、全天候、全地域” 需求建成消防作战保障体系。立足重庆灭火应急救援任务实际,布点建设以总队训练战保支队为龙头、6 个片区支队为支撑、35 个支(大)队为补充的“ 1+6+35” 战勤保障网络体系。新购执勤消防车 87 辆、器材装备 45 余万件(套),一大批满足
第 1 页 共 3 页
重庆灾害事故特点的装备列装队伍。针对我市水系发达、水域灭火救援任务复杂繁重的实际,建造 11 艘消防指挥艇、消防战船、消防趸船。其中,渝消救 07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内河消防救援船。建成职业健康中心和卫勤保障队,加强内外医疗协作。深化与重庆航空、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交运以及社会联勤联保等单位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保障车辆编组和破拆、搜救、宿营、医疗、生活等模块化储运装备编配,队伍在危险环境、极端天气等条件下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五年来,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坚持不懈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积极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抓责任、抓整治、抓基础,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市消防安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