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滁州日报/2025 年/1 月/12 日/第 010 版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特别报道
发展“ 定” 了就干 实干行稳致“ 远”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定远篇章
中共定远县委宣传部
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率、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速均居全市第 1,项目转化率全市第 2;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 2,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重返全市前列,创新指标连续两季度全市第 1;
定远首台冰箱下线,首次实现家电全链条自主研发生产。商用清洁机器人产业高歌猛进,橙
犀科技出货量连续 4 年全国第 1,定远“ 智造” 远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粮食生产实现三增、二十一连丰,总产量达 24.7 亿斤。生猪出栏量连续两年全省第 1,种鹅
孵化能力全省首位、全国领先;
“ 定有良材” 顺利通过“ 国审”,成为滁州市唯一一个被国家商标局审批注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入选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字号” 试点县,全市唯一;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新增耕地指标全国首单成功交易;
合新高铁上跨京沪高铁钢箱桁梁“ 空中转体” 成功,这也是世界首座四线高速铁路转体钢箱桁组合桥。
……
时间记录着坚实的脚步,岁月镌刻着奋斗的历程。
回望过去的 2024 年,定远县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市委奋斗目标,按照县委“ 七个新突破” “ 七个作表率” 部署要求,千方百计抓项目、促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惠民生,在攻坚克难中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7%。
持之以恒努力,方能取得来之不易成绩,万千气象的定远正在阔步前进,向前、向新、向好!
东向发展 关键处聚力
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定远县,是我市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传统农业大县。从传统农
业模式转向以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思维,破题向何行?
向东看,向关键处行进。
定远县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紧扣“ 一体化”和“ 高质量” 两个关键词,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立足区位优势找准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合肥和南京两大“ 都市圈”,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为了在思想观念上紧跟长三角先发地区,定远县组织全县X政代表团多次赴沪苏浙等地考察学习“ 取经”,在全县开展“ 学浙江、见行动” 对标夺标活动。邀请长三角地区专家学者开设“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 每周一讲,引导干部“ 思想向东学、行动跟东走”。
交通是实现“ 一体化” 的关键。
2024 年 8 月 29 日 23 时 22 分,在合新高铁上跨京沪高铁项目施工现场,约 7500 吨重、146
第 1 页 共 4 页
米长的跨京沪高铁钢箱桁组合梁,历时 56 分钟,顺时针旋转 67 度后,在京沪高铁上空成功完成转体,为合新高铁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关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速推进定远对外连接长三角其他地区的“ 血脉” 更通畅。如今,扬淮高速开工建设,凤定高速、G3 京台高速“ 四改八” 工程开工在即,窑河复航前
期工作全速推进;G328、S215 等国省干线全面开工,定远正全面加速融入合肥“ 一小时通行圈”。
不错过机遇,更要善于利用机遇,巧于借力。
定远县优化调整 12 个驻外招商机构, 其中有 9 个长期在长三角地区驻点招商, 招引项目 85%
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2024 年,新引进沪苏浙地区项目 20 个、占比 47.6%。
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 合肥投资项目占比连续 3 年提升; 高标准快速度启动合滁合作园建设,落地比亚迪一级供应商项目 6 个、总投资 11.2 亿元,新谊松等 3 家企业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加密对接南京都市圈,先后 8 次赴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对接交流,总投资 13 亿元的宁定合作园一期项目全面启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2 个、新投产 2 个。
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校地(企)合作、揭榜挂帅、中介引才等方式,
新引进产业英才、青年俊才等高层次人才 94 名,申报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6 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势能,正源源不断变身定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紧扣主线 项目里用力
从农业大县到“ 工业强县”,谋项目、争项目、建项目,“ 项目” 分量之重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