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法制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009 版司法行政
法治护航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我省司法行政系统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河南法制报记者 董景娅 通讯员 陶金
4 月 13 日,济源示范区司法局X组成员、法律专务张炜东带领职能科室人员,到辖区白银城产业园走访调研,与山立珠宝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经营状况,并为企业送去民法典等资料。
这样的事情,如今在全省已成为常态。近年来,省司法厅坚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动员全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全力服务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动力和潜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A 加强政策供给 前置服务举措
为了加强政策供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省司法厅研究制定《关于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动 22 个领域 160 项省级行政事项“ 承诺即办理”,推动实行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同时,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平台,公布《河南省行政裁决事项基本清单(第一批) 》17 项行政裁决事项,推动自然资源、财政、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行政裁决工作,促进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快速妥善解决。
前置服务举措,深化“ 法润万企” 活动。省司法厅出台《围绕“ 项目为王” 提供优质法治保障十项措施》,将全省“ 最多跑一次” 公证事项范围扩至 100 项,持续开展民营企业“ 法治体检”活动,让企业签约放心、开工安心、投产顺心。2021 年以来,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直接为“ 三个一批” 重点项目提供法治保障 420 余次,调解涉企、涉项目矛盾纠纷 18997 件。
B 加强执法监督 规范执法行为
开封市司法局采取“ 1223” 工作法,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一个联系点。在全市重点企业均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企业可以随时向司法行政部门反映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情况,也可以投诉行政执法机关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
设置两名监督员。依托全省行政执法监督人才库,将行政执法监督员分包到各个企业,在每个企业联系点设置两名监督员,在对涉企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跟踪监督的同时,根据企业需要随时提供上门服务。
抓好两项制度落实。推动落实涉企免罚轻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推
动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切实减少烦琐证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便企利企。
做好三项监督工作。加强重大执法决定监督,对直接关系企业重大利益的执法决定严格进行法制审核。加强案卷评查监督,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安全评查,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专项督查、工作评查等形式,督促行政执法主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洛阳市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