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2 年/4 月/6 日/第 001 版
强化硬措施 提升软实力
——河北法院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史风琴 本报通讯员 孟冬
短短百天之内,申报债权金额高达 247 亿元,涉及近 300 户债权人、706 家营销网点的大型汽车商业企业庞大集团,便得以破茧重生。这一成功案例的背后,凝聚着河北法院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智慧。近年来,河北法院强化司法服务硬措施,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办理破产、执行合同及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破产审判
助力“ 僵尸企业” 重生
2021 年 6 月 17 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破产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河北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2017 年—2020 年) 》,通报全省法院破产案件审判情况。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作为 8 起典型案例之一,被一并公布。
2018 年,曾连续 11 年跻身“ 中国企业 500 强” 的庞大集团,因大量金融债务无法按时偿还,经营危机和债务危机日趋严重。河北高院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精心谋划、严密部署,短短百天之内,就使这家负债规模巨大、申报债权金额高达 247 亿元人民币,涉及近
300 户债权人、706 家营销网点的大型汽车商业企业破茧重生,1017 家分、子公司(机构)及 36万余户中小股东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庞大集团破产重整案,是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精心指导下,河北法院利用破产重整程序化解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成功案例之一,是河北法院与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取得的重要成果。河北法院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扎实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建设。
截至 2020 年底,全省 11 个设区市已全面建立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并逐步向区县延伸。2021 年,河北高院持续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向纵深推广,与 20 家省直单位会签了《关于建立破产案件省级府院联动常态化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省级府院联动机制得到完善。
为解决“ 僵尸企业”、无产可破企业的破产难题,河北法院积极探索,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积极开展自筹自建,探索建立了破产费用专项基金。目前,邢台、廊坊、邯郸等市中院已建立了破产费用专项基金,并发布相关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使用管理、审批权限等重要内容,解决了因费用不足导致破产程序启动难问题,保障了破产清算案件的有序推进。
顺应时代要求,河北法院在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在审判机构专业化、审判队伍专业化、审理程序规范化、裁判规则标准化等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石家庄、邢台、邯郸等部分中院已设立清算、破产专业审判庭或破产审判团队,其余中院和多数基层法院已设立破产审判合议庭。河北高院还陆续出台《破产案件审理规程(试行) 》等文件,并指导河北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发布管理人各项工作指引。
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河北高院创新“ 预重整+司法确认” 等司法处置方式,加强专业引导,不断提升破产审判能力。2021 年,河北法院受理破产案件 224 件,盘活资产近 100亿元,化解债务近 500 亿元,安置职工 1.2 万余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重获新生。
切实纾困解难
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021 年 12 月 27 日,河北省首家金融案件专门审理机构——石家庄金融法庭正式挂牌运行。这标志着河北省会金融纠纷集中管辖、高效办理的全新办案模式正式开启。
第 1 页 共 3 页
近年来,河北法院不断探索创新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强力推动多元解纷线上办理,着力推进线上智慧诉服,深入推进“ 分调裁审” 机制改革,提高涉企案件审判执行质效,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021 年 8 月,石家庄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有限公司因承揽合同纠纷,将河北某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诉至正定县人民法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