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1 月/24 日/第 002 版法治
践行“ 两邻” 理念 打造“ 枫桥经验” 沈阳版
访沈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谷军营
本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聚焦“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新时代“ 枫桥经验”核心要义,坚持X建引领,践行“ 两邻” 理念(即“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入推进“ 三零”(即“ 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社区(村)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打通基层治理“ 最后一米”,积极打造“ 枫桥经验” 沈阳版。
近日,沈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谷军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专访,畅谈如何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 枫桥经验”,打造符合实际、具有特色、行之有效的“ 枫桥经验” 沈阳版。
记者:2022 年初,沈阳市正式启动“ 三零” 社区(村)建设,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举措,请介绍一下开展这项工作的背景和目的。
谷军营: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基层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增添信心与力量。2022 年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靠前部署,要求聚焦群众最迫切的平安需求,研究加强基层治理的工作新机制、新阵地。市委政法委立足问题导向,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基层专业力量配备不足、缺乏直接处置能力等突出问题,在市委领导下,全面启动“ 三零” 社区(村)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三零” 社区(村)建设为沈阳这座近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赋能基层治理、夯实平安底座,奋力推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沈阳实践。
记者:两年来,沈阳市是如何推进“ 三零” 社区(村)建设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谷军营:“ 三零” 社区(村)建设作为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 的创新实践,“ 零事故” 建设聚焦“ 联合巡检、即时响应”,“ 零案件” 建设聚焦“ 专群协同、联防联治”,“ 零纠纷” 建设聚焦“ 源头化访、事心双解”,推动各类矛盾风险在基层就地解决,着力打造出具有沈阳辨识度的基层社会治理城市名片。
推动“ 一站式” 工作平台建到社区,在全市建立 2621 个“ 三零” 工作室,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将过去建在社区(村)的评理说事点、人民调解室、警务室等统一整合到“ 三零” 工作室,打破业务壁垒,统合重复职能,变“ 多头接办” 为“ 一站式” 服务。在工作室设置“ 一张布防图” 甄别标注风险点和重点人,“ 一块信息板” 记录每日矛盾风险并持续跟踪办理到位,“ 一张联络图” 最大限度整合平安建设为民服务资源,群众足不出社区(村)就能“ 找得到门、见得着人、办得成事”。
推动各条线专业力量下沉一线,组织推动 8050 名公安民(辅)警、安全协管员及司法、信访等专业力量,带着职责下沉社区(村),担任工作室负责人,让过去接办基层“ 吹哨” 事项人员成为基层一分子,变“ 要我办” 为“ 主动干”,为社区只送服务不增负担。一般性问题由专业力量现场直办,复杂问题由工作室报告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