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彦淖尔日报(汉)/2024 年/1 月/24 日/第 004 版专题
聚法治之力 筑平安之基 惠民生福祉
全市政法系统十件民生实事成果
市委政法委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2023 年,市委政法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全市政法系统实施“ 聚法治之力、筑平安之基、惠民生福祉” 工程,聚焦“ 十件民生实事” 精准发力,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有力的平安法治保障。
开展案件评查专项行动
促进执法司法公平公正
结合全市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开展案件评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 把脉会诊”,自查、互查、评查案件 2457 件,评查出 14 件瑕疵案件,已全部补正,2 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坚持“ 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 理念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大涉企保护力度。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涉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小组,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站点 9 个,与 50 余家重点企业建立联系。“ 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及“ 服务保障民生护薪” 专项活动取得双百突破,办案 104 件、提出检察建议 99 件,完成率及采纳率均为 100%。
提升权益保护速度。审判机关开通涉企诉讼“ 绿色直通车”,对涉企类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共受理涉企类案件 2.3 万件,结案率 96.51%,平均审理天数压缩至 36.16 天。公安机关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窗口服务从 60 项拓展为 156 项,平均审批时限压缩 50%以上。
拓展服务保障深度。对民营企业开展“ 法治体检”,上门提供法律服务 261 场次,出具法律意见 215 条,梳理法律风险点 152 个,协助化解矛盾 179 件。打造“ 巴彦淖尔破产案件智能办理平台”,盘活企业资产 2371.6 万元。为企业申请缓费 198 件、提供司法救助金 489 万元。
打造守护群众安全的“ 千里眼”照亮群众幸福生活的“ 平安路”
建成“ 一中心、两平台”,即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和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新建前端点位 2522 处,优化布建 6538 路、整合社会面 4414 路、接入单位 10849 路视频资源,实现基层网格内“ 人、地、物、事、情、组织” 的信息可视化管理,构建起“ 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体系。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让平安法治理念厚植群众心中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 平安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建杭锦后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乌拉特中旗社会治理中心、乌拉特后旗巴音镇蓝天社区社会治理中心。依托基层X组织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科学设置网格 5780 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 2 万余名,排查化解矛盾风险隐患 1.7 万件。
把好矛盾风险隐患“ 源头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载体模式,努力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化解。临河区委政法委“ 三全三新” 一站
第 1 页 共 3 页

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蓝天社区“ 智慧赋能+联动共治”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五原县复兴镇“ 网格化+微治理” 土地纠纷化解工作法、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司法所“ 老支书” 矛盾解纷工作法获评自治区新时代“ 枫桥经验” 先进典型。
打造平安法治宣传“ 风景线”。在临河区华海社区、八一村建成两处市级平安法治建设宣传阵地。联合多部门开通“ 平安号” 公交专线,全市 1021 辆寄递物流车辆贴着平安法治巴彦淖尔宣传海报穿梭大街小巷。
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线上服务让群众省时省力。民事网上立案申请 1.35 万件,同比上升 63.73%,网上立案率达
30.7%。线上音视频诉前调解 6146 件,线上调解率 43.99%。网上申请诉前保全 76 件,占总数的
51.7%。电子送达案件 2.3 万件,送达率超 80%。
“ 24 小时警局” 让为民服务“ 不打烊”。入驻 277 家单位,注册成员 3851 人,总访问量 8923人次,有效问政帖 845 条,提供自助服务 9123 次,解决业务难题 2000 余个,实现“ 一警多能” “ 一窗通办”。
“ 互联网+交管” 方便群众业务“ 掌上办”。14.67 万人网上成功预约车驾管业务,50 家检车
业务机构开通网上预约,开通率 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