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内蒙古法制报(汉)/2024 年/2 月/6 日/第 003 版特别关注
争先进位创品牌 政法工作提质效
乌兰察布市政法机关创新经验工作各具特色
乌兰察布市委政法委
申报创建品牌 425 个,初步取得成果 224 个,打造推广特色品牌 81 个……2023 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政法机关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质效行动”为抓手,立足“工作争先进位”目标,聚焦“政法工作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结合点,持续推动政法工作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部门特点的政法工作新经验。
乌兰察布市委政法委:以“三三制”工作法扎实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乌兰察布市委政法委创建“三三制”工作法,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标准执行、强化责任落实的“三强化” ;注重前端排查,强化矛盾处理,推动末端融合,抓好聚力源头治理、聚力压实责任、聚力疏通出口的“三聚力” ;坚持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与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融合、与政法智能化建设工作融合、与司法体制改革相融合的“三融合”机制,切实把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纳入政法工作全局。
乌兰察布市委政法委不断创新“逢访必查”机制,组织市、县、乡三级政法工作力量回溯倒查,倒逼办案人员规范执法;创新精准化解措施,针对信访人个体特征和信访事项不同特点,做到“四明五清” ,即“历史事实、问题性质、处理原则、信访诉求”明,“责任单位责任人、信访人社会关系、问题症结、现有答复、错误瑕疵”清,用足法律政策、心理调节等手段对症下药,全力以赴“减存量” 。
2023 年,全市开展涉法涉诉信访代办制改革,政法各单位共明确信访代办员 51 名,实现工作力量再加强。市委政法委将司法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中,探索建立起涉法涉诉信访心理疏导机制,缓解对立、疏导情绪、突破症结,全力化解了一批“钉子案” “骨头案” 。
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院庭长办案结案数量居全区第一
乌兰察布市法院系统 12 名院长,47 名院级领导和 150 名庭长,办结案件 24095 件,占结案总数的 83.45%……2023 年以来,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管理链条、严格考核监督,充分发挥院庭长带头办理案件的“排头兵”作用。
该院采用“指定+随机”方式,探索自下而上推选移交院庭长办理与随机分案相结合的分案方法,明确案件来源路径,明确中院院长、基层院院长、副院长及专委办案数量不低于上年度法官人均办结案件数量的 5%、10%、30%,庭长、副庭长办案数量占所在审判业务部门法官人均办结案件数量的 80%、100%,持续推动院庭长办案制度化、常态化。全市法院系统院庭长与年轻法官组成合议庭,针对特别重大、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力大的案件,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庭长组建专项合议庭审理,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法院干警担当作为。
此外,该院还制定了《全市法院“四类案件”监管办法(试行) 》,完善“四类案件”发现与甄别机制,实行立案标记与审判阶段标记双监管模式。全市法院系统院庭长办案做到全流程参与阅卷、主持庭审、审查证据、撰写法律文书等全部审判环节,避免了院庭长“挂名办案” “代理办案” ,真正成为审执“主角” 。近五年中,全市法院院庭长共办理案件 15.89 万余件,约占结案总数的 82%。
乌兰察布市人民检察院:乌检公益全面发力 守护河湖造福民生
第 1 页 共 3 页

乌兰察布市人民检察院确立了创建“乌检公益、全面发力、守护河湖、造福民生”公益诉讼检察品牌工作目标,创建工作以“守护岱海水生态环境”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河湖水生态环境全面治理与巩固。
该院先后制定印发《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生态检察三大协作统一行动”工作方案》 《乌兰察布市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创建及配套落实方案,全面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切实发挥好该院在统筹推动、对外协调、指导研判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基层检察院落实创建举措,高质效办理涉河湖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同时,持续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定期调度和实地督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