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1 月/21 日/第 001 版
以实绩赢认可 以实效促发展
——江苏政法 2024 惠民实事全景图
本报特约记者 邵铖
江苏大地,活力涌动,希望盈怀。2024 年江苏政法惠民实事如斑斓长卷,徐徐展开,民生暖意与法治光辉交相辉映。
2024 年,江苏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时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初心使命,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认真研究、扎实推进政法惠民实事,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截至 2024 年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的“ 十件实事” 全部完成,以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以实效促进法治江苏的高质量发展。
为“ 既发” 找对策:
击破治理痛点,守望民生关切
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首创“ 投资防火墙” 公益服务,7× 24 小时线上识别风险投资,成功劝阻风险投资 50 余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1300 余万元;无锡公安打掉“ 婚恋交友” 诈骗团伙,追踪摸排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盐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跨越数千公里捣毁境外电诈窝点,抓获嫌疑人 90 余名,涉案金额 1600 余万元⋯⋯这是一幅幅发生在江苏各地追赃挽损的鲜活画面—— 2024 年,全省公安机关反诈部门共查询、止付、冻结账户 642 万余个,已经返还被骗资金 5.6 亿余元。
“ 相比于成绩单上的数字,我们更关注怎么让诈骗受害人早一秒报警。” 省公安厅反诈总队副总队长闫冬妮表示,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手段迭代升级、更加隐蔽。该总队建立各类精准预警模型,全省预后被骗率降至 0.01%,保持全国领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涉民生执行案件具有标的金额小、数量大、涉及人员多等特点。2024 年以来,江苏法院将有限的执行力量向涉民生、小标的案件倾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小标的 大民生” 专项执行行动。全省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 9 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 40.6 亿余元;其他 10 万元以下“ 小标的” 案件执结 30.25 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 61.55 亿余元。
众所周知,物业领域矛盾集中、纠纷高发。为让百姓享受更高质效的解纷服务和更高水平的物业服务,江苏法院系统经由物业纠纷化解“ 小切口”,在“ 建立健全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项目中力争把司法为民、政法惠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2024 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20296 件,同比下降 40.75%。这一年,全省法院组织深入调研、创新举措、以案释法、延伸职能,有效降低物业纠纷发案率,让群众在物业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助推物业行业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