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3 年/6 月/16 日/第 008 版调查研究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全国政协“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李元丽
嘉兴、绍兴,辽阳、盘锦、锦州、葫芦岛⋯⋯ 8 天跨越两省 6 市;农民合作社、村庄社区、种植养殖基地、电商产业园、农产品产业园、邮政惠农助农网点、中心医院、民俗文化村、职业技术学校⋯⋯ 32 个调研点;2 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座谈会,2 场调研组内部座谈——这是 5 月 18日至 25 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调研组赴浙江、辽宁两省开展专题调研的一组数字。
选定“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一主题,调研组有认真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X工作重中之重,举全X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不能仅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目前,我国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但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尚未完全形成,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一定制约。在走好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各省市有哪些成功实践与经验?当前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怎样、遇到了哪些困难挑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是此次调研目的,也是为计划 7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作准备。
为了全面深入客观地掌握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调研组“ 一竿子插到底”,以务实高效、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专题协商会提供了带着泥土芬芳的第一手参考,也为乡村振兴汇聚了力量。
“ 各具特色” 走好城乡融合之路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那么,城乡融合这条路该如何走?
在素有“ 七山一水两分田” 的浙江,不仅有体现江南水乡的田园韵味、青山绿水的乡愁醇味,还有体现城乡融合的现代之美。行走浙江,很难察觉出城乡之间的边界。
从实施“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到率先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再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浙江的城镇化探索可以说是一路领跑。数据显示,浙江累计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00个、特色农业强镇 100 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100 个。此外《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 规划》明确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标国际一流、争创全国示范,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为总目标,以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乡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率先建立“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域样板。
而对于辽宁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ZZ任务。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辽宁省通过全面落实播种面积任务,提升单产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等措施,持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安全根基,做到了让“ 米袋子”“ 菜篮子” 量足质优。同时,依托地域农业资源优势,培育创建一批“ 一村一品” 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基本形成了第一产业稳固发展、第
二产业主导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近年来,辽宁省大力推进黑土地“ 重用轻养” 向“ 用养并重” 转变,持续推行保护性耕作,2022 年新建高标准农田 391.3 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约 1000 万亩、保护性耕作1023 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 496.9 亿斤,让更多农田变良田。
“ 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城乡差距小,是浙江发展的一大亮点。辽宁心怀‘ 国之大者’ ,落实‘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为粮食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齐扎拉的判断,其实也是调研组成员的普遍感受。
“‘ 千万工程’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20 年来,浙江省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X组书记张合成说。
让数字化“ 链接” 破解乡村振兴的痛点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富盛镇地处山区,也是越城区唯一的乡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
孕育出许多优质农产品。
不过,如何帮助当地村民将优质的农产品推广出去,是富盛镇一直思考的重要课题。
在通往富盛镇最繁华街区的路上, 村民新建的住房沿街而立, 整齐美观。 调研组一行走进 “ 越富生活馆”,一间是共配中心,另一间是倪家溇村共富驿站。
“ 欢迎大家尝尝我们家的西红柿、黄瓜,还有可以生吃的玉米。” 馆里的销售员小刘推荐着。“ 这个西红柿口感很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病害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
家李宝聚品尝后说道。“ 多少钱一盒?” “ 15 元。”
“ 来一盒。” 李宝聚随即用手机扫码下了个单。
“ 能得到专家认可我很高兴,还得继续努力。” 小刘告诉调研组,自从加入越富生活馆入驻邮政网上的农产品销售专区,他们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消费者只需轻轻一点鼠标,优质农产品就会送货到家。去年小刘挣了 8 万元左右,今年预计会更好。
调研组了解到,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分公司驻生活馆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开展邮乐直播,帮这里的村民吆喝带货。2023 年以来,邮政领域助力地方产业、合作社、农户等享受综合服务,累计服务合作社 131 个,走访行政村 87 个,产生农产品寄递收入 154.08 万元。
而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周颖乡村百货超市里,调研组也看到了同样火热的销售场景。
别看这个村百货超市小,但它集合了快递收发、车轮驿站、商品销售、便民服务等多种服务。原先的副食品店有了“ 新身份” ——交邮服务站,“ 做生意就是想要多赚点钱,这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收入。” 老板娘周颖说,她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除了承担驿站运行有笔固定的补贴,单件快递也有额外补助,也就是说,承载的快递量越多收入也就越多。”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中国邮政搭建了一条看不见的“ 共富邮路”,给村民带来了畅通的销售新渠道,让他们搭上数字化“ 共富快车” ⋯⋯
“ 中国邮政农村电商一头连着城里人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另一头连接着农民的钱袋子,上下行商流汇聚已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李宝聚看来,“ 共富邮路” 积极构建邮政农村电商平台生态,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不仅助力农民增收与消费升级,而且畅通工业品下乡及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X组书记刘爱力表示,中国邮政具有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四流合一” 的特殊禀赋,是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城乡流通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中国邮政坚决落实X中央关于“ 三农” 工作的战略部署,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