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3 年/7 月/14 日/第 008 版调查研究
十年磨一剑,霜刃锋如何?
——全国政协“ 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专题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李冰洁
编者按:
2013 年 8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对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今年,是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的第 10 年。X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十四五” 规划中明确提出,“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已经成为“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的重点任务。
为了深入了解 10 年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情况和媒体融合发展现状,近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专题调研组到江苏、北京的各级媒体单位实地考察,为媒体融合贡献政协智慧。
创新驱动 赋能媒体新业态
一身大褂、一把折扇,一个小伙子走在胡同里这样播报新闻,是不是很新鲜?这是北京日报
都视频“ 说疏” 融媒体栏目,主播一身大褂长衫走在北京的街巷里,为观众讲述北京的社会民生。
无独有偶,在宜兴市融媒体中心,调研组也见到这样一个长衫小伙儿,手持折扇站在桌子后
面,他是以传统说书形式、用宜兴方言评述新闻的“ 阳羡茶馆” 融媒体栏目的播报人。
创新一词,贯穿在整个调研行程中。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那么技术创
新更是百花齐放。
在 5、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用户画像、场景传播、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媒体融合从终端技术、内容生态到传播渠道、生产平台等都得到了转型升级。
调研组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体验了“ 元宇宙图书馆”,通过元宇宙技术将实体世界的图书馆数字化,并创造出一个虚拟世界,人们戴上 VR 眼镜后就可以在其中进行虚拟的借还书和阅读,甚至可以自由切换阅读场景。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缺少不了大数据的整合,尤其在国家层面上来讲,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多基于大数据形成文化传播的矩阵。实施数字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同时,数字文化战略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也是不可分割的。委员们看到,在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绩。
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调研组了解了目前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情况,如文化资源数据采集、数字内容创意制作、数字出版发行、线上数字化展示和交易平台等。 “ 大数据对于未来信息传播不单纯是一个点、一个面,而是将整个的文化要素融入或者说植入到技术当中。 ” 调研组成员说。
媒体关乎我国的ZZ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委员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像 ChatPT 这样一个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出现后,想要在将来人机协同当中丰富阐释中华文化的技术手段,主流舆论必须要占据主阵地。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 主流媒体要努力规范传播秩序,坚持正确方向,弘扬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战场的主动权。 ” 调研组认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ZZ任务,要从加强X的舆论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审视谋划各项工作,确保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 媒体+” 构建融合新体系
“ 传统媒体用户是免费看电视,电视台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而新媒体除了可以吸引众多的广告资源外,还可以通过扩大网络视频平台用户,让观众去付费观看节目。 ” 在委员们看来,观看时间、地点、方式不受限制,且内容更多元化的网络视频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观众原有的消费观念,也曾一度使传统电视台呈现衰退迹象。
“ 融合发展是目前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好方式,比如,电视剧较常见的台网联播播出方式,就是一件影视作品同时在两个卫星频道和一到多个网络平台播出。” 委员们认为,“ 台网联播” 可以为制作方带来比较可观的回收收入,使其有底气投入更多成本去拍摄大制作的电视剧,对电视剧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 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每个电视台都在走融合发展的路子,但客户群就这么大,几年之后可能又会出现饱和状态。”
对此,各大传统媒体也正在探寻“ 媒体+” 的跨界合作新方式。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时间” 移动互联网视频 App 从 2016 年上线以来,不断拓展“ 新闻+政务+服务” 模式,以此让手机端、移动端更加有用,为城市建设进行更深度的服务。比如,“ 北京时间” 客户端除了播放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新媒体作品外,还开创了“ 接诉即办” 融合应用。
“ 大家都知道平时 12345 的电话异常繁忙,那么用户可以在‘ 北京时间’ 平台上,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进行投诉。投诉后还可以实时定位,看到这个问题发生在哪个区、哪个街道,具体到一个点位,后台所有的数据都是和 12345 打通的,能够一键转换。” 北京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介绍说,投诉的同时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媒体参与,如有需要,相关记者会来到用户身边,去跟拍他投诉事件整个的来龙去脉和经办过程,并通过 App 进行传播。“ 现在我们平均每个月能接到 2000 多条接诉即办业务,同时作为北京市首家视频类接诉即办项目,也获得了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一等奖。”
在江苏溧阳,调研组看到了“ 媒体+乡村振兴” 的融合方式。继在宁夏西吉、四川成都、福建宁德等地落地之后,今年 5 月 9 日,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启动了“ 乡村振兴观察点”。调研组到时,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正大综艺节目组前期联络员马旭豪正与当地村支书聊得火热。
马旭豪告诉调研组,目前正大综艺节目时长是 50 分钟,也会聚焦全国富有特色的一些乡镇进行乡村振兴的报道。 “ 我们依托乡村振兴观察点,有效地整合频道的媒体资源,为乡村振兴讲好故事。” 马旭豪边说边分发总台农业农村节目的文创产品,为他们的节目做宣传。
“ 酒香也怕巷子深,总台用众多的乡村文旅融合传播行动,为我们 70 多个农家乐、50 多家茶园进行宣传,助力桂林村乡村振兴。” 村支书说。
“ 政务新媒体运营形态具有鲜明代表性,在新媒体传播领域,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成为X和政府在网络空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成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调研组成员说。
在苏州,“ 自媒体+服务” 也有“ 现象级” 爆款产品。“ 90 后” 小伙儿纪文翰是苏州市政协委员中的年轻人,但在他经营的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中,却是个“ 老人” 了,“ 员工们大多都是‘ 95’ 后。” 他笑言。虽然团队很是年轻,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除了新媒体 MCN 机构外,他们还承接了城市更新、本地社交电商、全案空间服务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