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3 年/7 月/21 日/第 008 版调查研究
“ 天府之国” 携手“ 东方之珠”
——全国政协“ 深化川港经贸合作,共同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视察综述
本报记者 孙金诚
一个群山围绕,一个四面环海;一个是“ 天府之国”,一个是“ 东方之珠”;一个是底蕴深厚、正驶在发展快车道上的西部地区重要大省, 一个是高度繁荣、 中西方文化完美交融的国际大都市;当四川遇见香港,一部新时代的“ 山海情” 正在谱写。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川港合作兴起于改革开放时代浪潮,发展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于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成熟于“ 川港合作会议” 机制的建立。近年来,在两地共同努力下,形成了“ 政府规划、机制牵引、各方参与、互利共赢” 的良好格局,双方在产业、科技、教育、人才、民生等领域合作日益密切、结出累累硕果,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十周年,四川和香港都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节点,深化川港合作符合两地互相依托、增强辐射能力的内在逻辑,更是打造“ 一带一路” 建设有力支撑的本质要求。新起点上的川港合作有哪些新机遇?
6 月 12 日-16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率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X外委员视察团,围绕“ 深化川港经贸合作,共同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赴四川视察,引导港区委员和X外委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川港经贸合作和共同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的有关情况,充分认识深化川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现实要求和广阔前景,进一步凝聚深化川港合作的共识,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为推动川港合作更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力量。
川港合作情缘深厚
初夏的成都,住在鸟鸣深处。一早出门,走进一家茶餐厅,一杯港式冻柠茶、奶茶配上刚煎
好的鸡蛋、三明治、餐包,成都人在浓浓“ 香港味道” 中开始新的一天。
“ 这几年成都的香港茶餐厅越来越多,其实在香港,四川火锅也越来越多。火锅、港式茶餐厅,‘ 川港一家亲’ 已经融入两地街头巷尾。” 四川省香港商会会长、成都冠城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洪清农表示,港人在川、川人在港已渐渐成为常态。“ 香港回归祖国的 26 年,也是川港合作不断深化的 26 年。”
52 岁的洪清农见证了川港携手共进之路。1999 年,28 岁的他来到四川,2012 年,他牵头成立四川省香港商会,从最初仅有六七家会员企业发展至今,商会已吸引超 80 家企业会员,上百名个人会员。“ 商会实现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港资对四川营商环境、投资市场的青睐。”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同胞抱着“ 敢为天下先” 的精神,来川投资兴业。回归祖国后,香港积极响应开发战略, 大力支持四川开放发展, 两地往来与日俱增、 交流合作愈发密切。 特别是 “ 5· 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慷慨相助 100 多亿港元,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感人至深的援建情谊。
2018 年 5 月,川港高层会晤暨“ 川港合作会议” 第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标志着“ 川港合作会议” 机制的建立。 四川成为内地第五个、 中西部第一个与香港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省份。 2021年 9 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商定了川港两地在“ 一带一路” 建设及经贸、金融、航空航运和物流、创新及科技、法律专业服务等 12 个领域的具体合作措施。
5 年来,四川将香港作为构建“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战略安排的南向开放重要支撑,着力构建合作新格局,两地经贸关系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四川已成为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香港企业的投资福地。
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的统计,截至 2022 年 12 月,香港在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机构)6457 家,累计外商直接投资达 272.18 亿美元,香港已成为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重要贸易伙伴。
与此同时,香港也成为四川开展全球招商、国际合作、外资利用和走出去的重要桥梁和平台。一批知名川企积极通过香港国际化窗口平台开展国际金融产业投资并购、打造境外资本平台、发行海外美元债券等,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截至 2022 年 12 月,四川在港上市公司 35 家,总市值1953 亿港元。2023 年 1-3 月,四川对外直接投资 60.5 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中国香港、厄立特里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谈到川港友谊,不能不提到香港在四川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危急时刻的慷慨相助。除在抢险救援阶段捐款捐物外,香港共援建 190 个项目,涉及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 12 个市(州),受惠人口达 3000 多万。
据了解,5 月 31 日,川港社区共建项目签约仪式在香港举行,川港首次在社区层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 川港合作交流机制是提升川港两地合作的重要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工商总会会长董清世说,川港合作交流机制建立以来,从政府、企业到民间,从经贸、旅游到金融、创新,川港之间的交流日渐广泛,合作愈加深入。 “ 香港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四川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在国家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的背景下,一定会再创川港合作的新辉煌。”
“ 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川港合作交流必将提升到新水平。 ”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古集团企业事务董事邓健荣表示,希望政府部门持续为两地合作搭建交流的平台,希望工商界积极推动两地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携手为共建“ 一带一路” 献力
科技高楼倒映其中,湖中水鸟翩飞、鱼翔浅底,如画的景致中,科学城、成都科创生态岛、
环湖绿道,公园、社区串联一线,展示出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大美公园城市画卷。
这里是四川天府新区。从公园城市“ 首提地” 到“ 先行区”,五年来,天府新区发挥特有的战略优势,秉持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绿色化、能源低碳化、城市宜居化,公园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五年来,天府新区不断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在硅谷和伦敦成立海外人才工作站,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汇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融入新发展格局。
“ 非常震撼!” 在天府新区规划厅听完介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侨联副主席魏英杰为天府新区点赞。他表示,天府新区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有很多高科技产业聚集,具有良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加上有川港合作的示范模式,很适合海外华侨华人投资。
“ 成都天府新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公园城市’ 的成功典范和亮丽名片,非常值得香港北部都会区学习借鉴。 ”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发起人及执行主席郭基煇表示,如何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适量发展科技产业,实现“ 城园融合”,对于北部都会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创科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工业总会主席查毅超表示,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天府新区拥有良好的人才政策,能够让更多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