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8 月/22 日/第 001 版
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三次常委会会议筹备综述
本报记者 吕巍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X的二十大报告将“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专门部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如何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如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如何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把“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为于 22 日召开的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的主题,设置 6 个分专题,组织常委和列席会议的委员们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围绕相关内容充分交流建言。
此前,为了充分掌握我国在科技事业发展、建设科技强国方面的现状问题、经验做法,牵头负责此次常委会会议的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和承办各分专题的其他专委会已经奔赴全国多地开展了多次调研,委员读书平台也于 8 月上旬开始,连续四周围绕常委会会议主题开展讨论,委员们踊跃发言,热烈研讨,用务实有效的意见建议为会议的高质量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小切口做大文章
为了开好此次会议,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分X组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召开会议提早谋划、
认真研究部署。
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和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陈宝生先后组织办公室同志逐字逐句学习研讨X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阐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三次中央ZZ局集体学习、今年全国“ 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和专委会工作,对题目进行深入研究。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话题宏大, 如果没有恰当的切入点泛泛而谈,势必会影响建言质量。为了精准细化主题,教科卫体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常委会专题和分题目进行讨论,专门走访科技部、中国科协有关司局征求意见,并多次就具体内容和分工安排与其他九个专门委员会沟通,深入了解情况,充分听取意见。
在汇总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委员会经过数次修改,反复调整完善,最终形成了“ 坚持‘ 四个面向’ 系统布局科研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协同创新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 “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6 个分专题的正式方案。
据介绍,第一专题着重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
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应当担负起的“ 职责” 协商议政。第二专题聚焦深化科技评价、财政科技经
第 1 页 共 3 页

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等议政建言。第三专题关注引导企业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问题。第四专题紧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人工智能、粮食安全、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出谋划策。第五专题和第六专题探讨的则是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和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问题。
“ 6 个分专题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相信常委和委员们围绕这些‘ 抓手’ 展开交流,会取得很好的协商效果。” 教科卫体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用扎实调研助力高质量建言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人民政协而言,只有将调查研究与协商交流深度融合,才
能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能力和水平,才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此次会议,同样以扎实深入的调研为支撑。自 4 月起,“ 领取” 了相关分专题的各专委会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扎实深入的调研。
4 月至 6 月,围绕“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专题,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武结合主题教育在安徽、北京、湖北开展了自主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率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在上海调研,并指导调研组赴重庆调研。调研组直奔一线、直面问题,综合运用座谈、“ 站谈”